豆芽财经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手机版 注册
  • 网站首页
  • 财经头条
  • 选股
  • 股吧
  • K线训练营
  • 研报
  • 大盘
  • 视频教程
  • 自选股
  • 争相申请“入场券”:各路机构“逐鹿”公募牌照 30多家排队中

    发布时间: 2021-06-16 23:24首页:主页 > 要闻 > 阅读( 643 )

      公募基金正吸引着各路机构入局。

      近日,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获准开展中国公募基金业务;中原证券拟收购合煦智远50%股权,再次对公募牌照发起冲锋。

      截至目前,逾30家机构在排队申请牌照,既有路博迈、富达等外资机构,也有人保资管等国内实力机构。

      业内认为,公募基金既具有投资专业性,又是大众认可度高的投资产品,加上居民储蓄持续向资本市场转移的大趋势,使得公募牌照的稀缺性凸显。但牌照只是“入场券”,后入者或会面临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不足,应基于各自禀赋寻求差异化发展。

      各路机构扎堆申请

      6月11日,贝莱德基金宣布获证监会批准,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FMC)的形式在中国开展业务活动,成为首家获准开业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早在2020年4月国内公募基金公司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时,贝莱德、路博迈等外资机构就率先提交了公募牌照申请。当年8月,贝莱德基金获批设立,成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公司。

      就在贝莱德获批开业前后,中原证券再次对公募牌照发起冲锋。中原证券6月9日公告显示,公司已与合煦智远基金及其股东签署《投资合作意向协议书》,拟以增资等方式持有合煦智远50%以上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早在2013年时,中原证券就曾作为控股股东发起设立了中原英石基金。但该公募基金公司后续发展并不顺利,中原证券随后陆续将其股权转让,直至2020年初已完全退出。中原证券表示,此次投资合煦智远基金有利于延伸公司业务范围,提升公司财富管理能力,促进资管等核心业务发展,为公司广大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增强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和整体盈利能力。

      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36家机构在排队申请公募牌照,既有路博迈、富达、范达集团等外资机构,也有人保资管等国内实力机构。其中,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泉果基金的申请材料分别于今年2月18日和5月13日被接收,人保基金、汇百川基金、华西基金、范达基金均于今年3月至4月间获得了第一次反馈。

      部分公募牌照申请情况

      牌照稀缺性凸显

      市场投资人士王阳(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历经20多年发展,公募基金行业形成了运营规范、模式成熟、客户受众面广、监管规范严格等特点,其牌照的稀缺性不言而喻。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对公募牌照的需求依然很旺盛。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在当前背景下,包括公私募、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在内,资管行业已聚集了相当多元化的竞争主体。即便如此,公募基金依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使得公募牌照的稀缺性持续凸显。例如,公募基金既具有高度的投资专业性,同时又是大众理财中认可度高的投资产品。在“房住不炒”、居民储蓄持续向资本市场转移的趋势下,公募基金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王阳认为,在市场朝着机构化、专业化发展背景下,通过公募基金入市投资,将成为越来越多中小投资者的主流选择。公募牌照自然是市场的“香饽饽”。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具有公募牌照的资管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券商资管、保险资管、基金管理公司)共有149家,合计基金资产净值规模达到了22.51万亿元。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公募机构的非货币资产净值规模达12.96万亿元。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王阳指出,目前公募基金公司扩容至近150家,既反映出基金市场的蓬勃发展,也意味着竞争格局趋于激烈。从现实情况看,头部基金公司依靠规模和业绩优势,市场影响力在持续扩大;小基金公司生存却极为不易,且面临渠道成本高、绩优基金经理难留等问题。在外资机构入局后,国内公募生态将会发生新的变化。虽然都是持牌机构,但因各类机构的禀赋不同,他们的发展路径和业务样貌也将是多样的。

      宜信财富资本市场负责人王浩宇表示,外资基金公司在投资理念、风险控制、投资流程等方面值得国内机构借鉴。他们能为市场带来不同风格的投资策略,有利于对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定价,促进对A股长期定价机制的建立。

      杨德龙指出,像贝莱德这类国际老牌资管机构,能为国内公募行业引入国际化经验和全球视野,促进资管行业更好发展。“但就短期而言,这类机构可能会面临本土化团队缺乏、国内投资历史业绩不足等短板。”

      杨德龙还提到,目前国内公募行业的头部效应已较为明显,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会面临渠道、品牌、投研人才等方面弱势,如果没有差异化的创新业务,很难实现弯道超车,甚至还可能处于亏损状态。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自: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2021-06-16/doc-ikqcfnca1426968.shtml
    Top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026953886@qq.com 官方微信:jrqianlong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1 豆芽财经网 京ICP备17023408号-1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