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财经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手机版 注册
  • 网站首页
  • 财经头条
  • 选股
  • 股吧
  • K线训练营
  • 研报
  • 大盘
  • 视频教程
  • 自选股
  • 航亚科技IPO前弱化关联交易 专利不及同行一半拟闯关科创板

    发布时间: 2020-07-14 14:07首页:主页 > 财经 > 阅读( 1039 )

    公司命运出现转折,是在第三股东、第二大客户航发系入股之后;不仅如此,其外协加工厂商与供应商之间也有重合。此外,关联交易、汇率波动等既能给股市带来提价、毛利率增加等良性循环,未来也可能造成恶性循环。

    《投资者网》谢莹洁

    在众多科创板IPO公司中,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航亚科技”)是较为特殊的一家。

    作为航空发动机及医疗骨科领域的零部件制造商,成立仅7年的航亚科技,凭借每年1000万元至3000万元不等的研发费用,以及远逊于同行的专利数,不仅在近两年扭亏为盈,还吸引来国际巨头的青睐。

    《投资者网》研究发现,公司命运出现转折,是在第三股东、第二大客户航发系入股之后;不仅如此,其外协加工厂商与供应商之间也有重合。

    专利不及同行一半

    本次IPO,航亚科技拟募资6.7亿元,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产能扩大项目和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017年至2019年,公司业绩一路上涨,营收从9755万元增加到1.61亿元再到2.5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亏损732万元增加到1399万元再到4219万元。

    “公司向国际主流航空发动机公司大批量供应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全球四大航空发动机厂商中的赛峰集团、GE航空为公司主要客户。”航亚科技表示。

    赛峰集团的贡献尤其不菲,2017年至2019年,航亚科技对其销售金额分别达到3671万元、8949万元、1.27亿元,在主营业务中占比为38%、56%、49.6%。那么问题来了,行业巨头为何要选择成立时间不长的航亚科技呢?

    发审委问询函也提到了市场的担忧:“公司发行人拥有23项专利权,其中4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对于相关研发,公司主要通过技术秘密予以保护;结合可比公司在相关领域的专利布局,是否主要通过技术秘密予以保护等情况,说明发明专利较少的原因及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7月3日,航亚科技对此的回复是,“采用技术秘密方式更有利于相关技术保护公司发展初期,公司工艺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申请专利保护必要性不强。”。

    “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航发动力、航发科技、新研股份相关授权专利数量分别为358项、63项和93项。”随后,公司披露了未申请专利的非专利技术15项,如果将之全部算进专利,公司专利数约为38项,仍远不及同行。

    原因不难理解。相比同行,航亚科技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偏低,近三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454万元、2243万元、3073万元。以2019年为例,这一水平在Wind航天航空与国防行业52家公司中,排名约为倒数第8位。

    被弱化的关联关系

    航亚科技并非一直都顺风顺水。据公司在新三板期间披露的财报,2014年至201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9万元、-1845.6万元、-1767万元、-732万元。

    可以看到,公司在2017年亏损程度就明显收窄,次年净利润进入上升通道。而这一年的9月,航亚科技迎来了航发资管入股。

    航发资管母公司为航发集团,而航发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工厂为公司贡献营收不菲,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3826万元、4171万元、6729万元。

    “这是由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特点造成的。航发集团及其下属单位作为中国军用及民用航空发动机最主要的生产者,同时也作为国内发动机零部件市场的最主要的需求方,公司开展国内业务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与其发生关联交易,具有必要性。”在对发审委问询函的回复中,公司如此解释。

    虽强调了双方业务往来的必要性,航亚科技在实际行动中却有意弱化对航发集团的依赖度,2017年,航发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工厂还是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在营收中占比达到39%,近两年这一占比已降至26%,退至第二客户。

    由此也不难分析出,为什么国际巨头近两年对航亚科技青睐有加。

    航亚科技的关联交易还体现在与加工厂商的往来中。同样据公司新三板2018年年报,公司第四、五大供应商分别为维斯伯·蒂锐、泛亚精工;而在招股书中,泛亚精工的名字在供应商名单中赫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锡世贸。

    业内因此质疑航亚科技修改财报的动机,因泛亚精工不仅是供应商,还参与到公司生产的主要工序中,包括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粗加工、等离子喷涂等领域。

    航亚科技似乎早已预见一切。2019年,泛亚精工在外协加工厂商占比已减少到7.3%,退至第五大外协加工厂商。2017年、2018年,泛亚精工均是公司第一大外协加工厂商,占比超40%。

    航亚科技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双方存在太多关联关系。如泛亚精工曾连续三年为航亚科技提供担保,最高时曾经担保3000万元;泛亚精工的第二大股东沈稚辉(持股30%),既是航亚科技的第十大股东,亦是实控人严奇的一致行动人之一,同时还担任了航亚科技监事一职。

    问询函中,发审委要求公司就此核查并发表意见。航亚集团称:“泛亚精工采购金额未变。公司2017年之前的业务,是通过无锡世贸通向维斯伯·蒂锐进行采购。在2018年,对双方业务进行规范,所以将无锡世贸的采购份额独立计算。”

    以此来看,泛亚精工或仍是公司供应商之一,只是不再位于前五大供应商之列。

    基本面是否改观?

    如果说仅有关联方的帮助,航亚科技或许无法获得如此大的业绩改观;所幸的是,2019年公司又借来东风。这一年,公司毛利率迅速提升7个百分点至41%。

    这一方面得益于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其核心产品航空叶片为例,该产品形成较高规模后,单位成本从2018年的178.4元下降到177.5元。

    而真正起决定性左右的因素,则是因为汇率的变动导致的产品价格变相上涨。同样是航空叶片,2019年,其销售单价从2018年的246.42元/片提升至300.01元/片,“受美元汇率上升影响,导致折算为人民币的销售单价出现上涨”。

    伴随着提价,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从3838万元增加到5749.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摊薄)从3.8%增加到10.4%。但风险与机遇总是相伴而生。汇率波动既然能带来提价、毛利率增加等良性循环,未来也可能造成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营销、赊销等策略也在“助力”。

    2017年至2019年,航亚科技应收账款上涨了近三倍,从2244万元增加到6053万元,其中有64%源于第三股东航发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工厂;存货增加更为迅速,从2268万元增加到7139万元。公司因此在招股书中提示应收账款坏账及存货跌价风险。

    在此期间,公司销售费用增加了2.5倍,从303万元增加到774万元。

    有了这些因素的加持,航亚科技的业绩自然如烟花般璀璨绽放,那么公司真实基本面究竟如何呢?顺利融资之后,公司能否稳定回报广大投资者?

    《投资者网》近期就上述问题数次询问公司看法,但未获回复。(思维财经出品)■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自: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00714140732445.html
    Top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026953886@qq.com 官方微信:jrqianlong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1 豆芽财经网 京ICP备17023408号-1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