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07 07:52 | 栏目:研究 | 点击:357次
【新能源汽车每日动见】杉杉股份财报解读 如何理解负极材料竞争格局? 当升科技一季报超预期
重要事件梳理
①【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51万辆,纯电动汽车占比81.53%】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3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5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4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53%。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46.6万辆,同比增长295.20%;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增长86.76%。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6.21%。
②【当升科技:预计一季度净利润1.2-1.5亿元,同比增长261-351%】
当升科技发布一季报预告,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1.2-1.5亿元,同比增长261-351%,环比预计增长15%左右。其中非经损益预计为0.2-0.3亿元,对应扣非归母净利为1-1.3亿元左右,同比翻倍以上,环比大幅提升600%左右,整体业绩好于预期。
③【多氟多:2020年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111.84%】
多氟多发布业绩快报,2020年营业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6.19%,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111.84%。公司预计2021年Q1归母净利润0.9亿元-0.95亿元,同比增长7184%-7589%。
④【比亚迪:1-3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48万辆,同比+147%】
比亚迪公告,3月新能源汽车产量2.15万辆,同比+75%,销量2.42万辆,同比+98%,1-3月累计销量5.48万辆,同比+147%。
⑤【大众集团战略投资国轩高科获证监会核准】
国轩高科公告,证监会对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大众中国此前入股国轩高科的计划正式通过审查。
⑥【滴滴正式启动造车】
据悉,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除造车外,其自动驾驶子公司计划在自研以外尝试新的路径,并开启新的自动驾驶卡车业务。滴滴未予置评。
⑦【天奈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69万股,占比约3%】
天奈科技公告,GRCSinoGreen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3万股,占公司股本比例不超过1%;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6万股,占公司股本比例不超过2%。
延伸分析解读
杉杉股份近日披露年报和一季报预告。通过梳理公司业绩和近期经营变化,对杉杉股份以及负极行业的基本面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杉杉股份业绩拆分
2020年,杉杉股份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下滑5.4%;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滑49%;扣非净利润-1.64亿元,同比下滑201%。
1)锂电材料归母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9.2%,扣非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正极材料出货3.0万吨,同比+38%,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28%,毛利率12.38%;负极材料出货5.9万吨,同比+24%,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19%,毛利率27.72%;电解液业务实现盈亏平衡,毛利率14.0%。
可以看到,目前负极业务是杉杉股份最大的利润来源,盈利水平在各业务中也最高。
2)储能、锂离子电容、新能源整车设计与研发业务等业务逐步关停及处置,计提折旧及减值合计亏损1.5亿元;充电桩业务计提减值0.49亿元,合计亏损0.92亿元;即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扣除正负极材料后合计亏损2.4亿元。
3)稠州银行投资收益1.14亿元;减值宁波银行获得投资收益2.2亿元,剩余宁波银行股权获得现金分红0.29亿元;获得洛阳钼业分红0.20亿元;以上合计3.8亿元;
4)光伏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品牌服装以及类金融业务已出表。
公司预告2021年Q1归母净利润2.5-2.8亿元,扣非净利润2.4-2.7亿元;其中2月1日起偏光片业务实现交割,纳入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1.6-1.8亿元。
负极业务近期经营变化
截至2020年底,杉杉股份拥有正极材料产能6万吨,负极材料产能12万吨,电解液产能4万吨。
负极业务方面,4月2日,杉杉股份拟投资15.35亿元建设内蒙古包头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二期),规划负极材料成品产能6万吨,配套石墨化产能5.2万吨,计划2021年4月开工。
值得注意的是,3月19日,上海杉杉与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在针状焦、石油焦、煅后焦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
作为全球负极材料龙头,上海杉杉是国内第一家人造石墨生产企业,而锦州石化则是国内第一家石油针状焦生产企业,且具备中石油背景的广泛油浆来源。
上海杉杉与锦州石化的合作,就是在为接下来的市场争夺战储备粮草。占据其业务90%以上的人造石墨,正是全球锂电负极领域的“主战场”,头部负极企业的竞争,正变得愈演愈烈。
负极材料核心:人造石墨
2020年四季度以来,负极材料进入爆发式增长,面对未来几年确定性的市场需求,如何保证原材料的稳定安全供给,平抑上游资源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将是负极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
据统计,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总量达37万吨,同比增长34.9%。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30.1万吨,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78%进一步提升至81 %。
过去5年,人造石墨的出货量一路大幅提升,从2016年的8.03万吨上升至2020年的30.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近40%。
以下是付费内容,点击付费购买阅读。
免责声明:投资日报中所提到的上市公司只涉及客观信息和市场解读梳理,不作为个股交易依据,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