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央行给的“过渡期”已不足半年,“这种理财产品”你还在买吗?

时间:2021-07-13 17:04 | 栏目:财经 | 点击:534次

银行在很多人看来属于是垄断性的行业,因为大家存钱基本只能找银行。但如果对银行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银行并不能算是垄断行业,跟中国烟草这种垄断性企业不一样,银行在国内的竞争对手还是比较多的,从建国到现在国内的银行数量已经高达4600多家,所以银行业之间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银行除了有同业之间的竞争之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的竞争对手也逐渐增多,比如2013年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这个理财产品,就给银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很多储户都把手中的存款购买了余额宝,导致银行存款大量流失。

为了挽回这些流失的存款,银行也推出了一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比如大额存单、活期理财、保本理财等,而这些产品无一例外都比原来定期存款的利率来得高,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银行的揽储成本。银行揽储成本增加了,相应的实体行业的融资成本也跟着上涨,而实体行业在利润率没有上涨的情况下,那么利润就会进一步下降,甚至有可能亏损,存在着很大的违约风险,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普通储户。

为此央行只能叫停银行这些产品,比如去年底央行就叫停了银行推出的靠档计息、按月付息、互联网存款、智能存款、结构性存款等产品,这些存款产品被叫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银行的揽储成本,相应地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银行之前除了推出这些吸储产品之外,还推出了保本理财产品,我们都知道除了存款之外,就只有国债才是保本保息的,但银行为了增加竞争力也给一些理财产品做出了刚性兑付的承诺,而银行的这种做法,存在着很大的金融性风险,因此央行在2018年发布了《资管新规》,要求银行对于发行理财产品不得刚性兑付,也就是不能承诺保本保息,储户购买理财产品要自担风险。

当然由于很多银行吸收存款靠的就是保本理财产品,所以为了让这些银行和储户有个适应的阶段,央行也给出了过渡期,原本给出的过渡期是到2020年底,但由于2020年受疫情影响,银行业也生存维艰,为此央行又延长了一年的过渡期,执行时间改到了2021年底。

如今距离2021年底已经不足半年时间,那么市场上还有银行发行保本理财产品吗?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份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共4043只,其中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只有12只,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只有41只,非保本理财产品有3873只,也就是说5月份市场发行的保本理财产品就只剩下53只了,占比仅有1.35%。

其实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临近,市场上保本理财产品已经越来越少了,有很多银行对于保本理财产品已经清零,比如六大行从去年底就已经没有发行保本理财产品了,目前发行保本理财产品的主要以中小银行为主。按照各家银行的整改进度来看,2021年底基本可以完成整改目标,到时市场上应该不会再出现保本理财产品了。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手机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