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 >

碳市场启动迎开门红 平稳起步未来将逐步扩大行业覆盖面

时间:2021-07-16 17:58 | 栏目:研究 | 点击:411次

  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讯,周五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市场人士表示,初期碳市场现货交易或相对清淡,预计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流动性有望改善。

  16日上午9点30分,碳配额开盘价为48元/吨,首笔全国碳交易撮合成功,价格为52.78元/吨,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收盘价为51.23元/吨,涨幅为6.73%,均价为51.23元/吨。当天最高价为52.80元/吨,最低价为48元/吨。交易总量410.40万吨,交易总额为2.1亿元。

  华宝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杨宇对财联社表示,价格整体与上周北京绿色交易所均价基本持平,大幅高于其他七个试点交易所水平。在全国碳市场还处在起步摸索过程中,短期价格受供需和市场活跃度等因素影响,未来政策层面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政策都会对碳价产生影响。

  上海碳市场目前包括三大交易品种,为上海碳配额现货、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上海碳配额远期。截止6月底,上海碳现货各品种累计成交量1.66亿吨,累计成交额18.57亿元;CCER成交量占全国CCER总成交量约41%;上海碳配额远期是国内唯一的标准化远期产品。

  此外,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之际,由上海环交所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交易方式上,碳排放配额(CEA)交易应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

  其中,挂牌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大申报数量应当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挂牌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之间确定。大宗协议交易单笔买卖最小申报数量应当不小于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宗协议交易的成交价格在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30%之间确定。

  市场流动性有望逐步提升

  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事业部经理江露对财联社表示,目前国内碳价相对国外仍偏低,国外二级市场碳价5-40欧元/吨,欧盟绿色新政颁布后,碳价一路飙升。从经验看国外市场运行初期,欧盟配额超发、核证减排量(CERs)供应远超预期,交易不活跃。

  江露同时认为,预计短期内全国统一碳市场对企业排放或比试点市场更加友善;市场初期,几乎所有的企业配额都是够用的,一二级市场都不会活跃;按照40亿吨的政府发放配额计算,预计今年二级市场成交量6,730万吨。

  中信期货研报也指出,碳交易现货市场的流动性较其他大宗商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全国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依然值得关注。目前交易主体仅为2,225家实体企业,数量较小,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尚无法参与。

  此外,企业持有的配额主要用于履约,过度交易将带来风险,企业交易动机或并不强,交易需求更多来自于对碳配额短缺或盈余的买卖管理;市场尚缺乏较为成熟的衍生品工具,套保、套利等交易策略无法开展,影响流动性。

  碳市场平稳起步,将陆续扩大覆盖行业范围

  首创证券报告指出,由于碳市场以及碳金融将涉及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碳交易价格关乎各行各业的成本,因此碳市场交易更加需要平稳起步。

  市场人士预计,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开启,市场化减排进入新的加速阶段,预计很快将陆续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航空等多个行业。

  平安证券分析师樊金璐认为,从国际经验看,发电行业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后,将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app-kaihu-qr {text-align: center;padding: 20px 0;} .app-kaihu-qr span {font-size: 18px; line-height: 31px;display: block;} .app-kaihu-qr img {width: 170px;height: 170px;display: block;margin: 0 auto;margin-top: 10px;}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手机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