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26 09:06 | 栏目:财经 | 点击:631次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
作者 | 刘晓月
时代抛弃你时,连声再见也不会说。
前几天,曾被阿里押中的明星独角兽正式宣布停业——共享衣橱平台衣二三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将于2021年8月15日关闭服务。衣二三APP及相关小程序、网页版均停止运营,衣二三合法收集的相关信息将依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删除。
这一消息引发了舆论的广泛热议。要知道,这可是资本市场上曾经炙手可热的独角兽。
其中,最大一笔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阿里巴巴也参与跟投,之后还在2018年9月独家领投了最后一轮的战略融资。
讽刺的是,现在打开衣二三应用,“阿里巴巴集团”几个大字还显赫地摆在开屏页面上。
衣二三的倒下,是共享衣橱赛道由盛转衰的缩影。
IT 桔子数据显示,至今(含已关闭)共计有 23家共享租衣企业曾出现,包括多啦衣梦、女神派、魔法租衣、租衣日记、美丽租等;其中多家公司拿到了数轮融资,总金额超过了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平台创始人不乏背景深厚者。
然而如今,共享衣橱赛道却迎来了几近“团灭”的命运。
随着行业仅有幸存者之一的衣二三关停,共享衣橱,恐怕真的要彻底凉凉了!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从大起到大落,共享衣橱的团灭究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
一
对于每个女孩而言,最大的痛点就是——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
多啦衣梦平台曾经对女性衣橱内的衣服使用率做过相关调查,调查显示大约64%的女性衣橱里的衣服使用不会超过三次,即便如此,大多数女性仍然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衣服而感到困扰。
“上千件衣帽配饰,专业的穿搭团队服务……”只需预付一定的会员费,就可以无限次地租各种服饰。共享衣橱的出现,既能够满足女性们日日穿新的梦想,也能够避免消费过度引发的浪费现象。
衣二三曾经的广告片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除了来自消费者的需求外,一些品牌商也有消化库存的压力。
产能过剩,成为女装行业内的最大痛点,很多企业都是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衣服的,而且相比男装而言,女装因为款式多导致库存非常大,服装行业,库存可以说是它的顽疾。
此前衣二三创始人刘美媛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道:(对一个品牌来说)传统渠道一个季度能掉50%的货就不错了。剩下来的货就得靠打折,否则顶多只能收回成本,就要过季了。”
一端连接消费者,一端连接供应商,互联网经济的优势恰恰在于“海量资源供需匹配”。由此,共享衣橱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
总的来看,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主打类型化,以如多啦衣梦为代表。多啦衣梦创始人梁亮表示,该品牌的出发点是“满足女性对衣服多样性的追求”,不仅是追求大牌,“淘宝风”也是市场检验出来的王道。
另一种则是场景化,以衣二三、女神派为代表,主要满足用户在一些诸如婚礼、约会、商务活动场景中对高端奢侈品牌服装的需求,只要花几百元就能穿上平时买不起的大牌衣服。
表面来看,这是一个成本低、回款快、前景可期的生意。
媒体报道显示,衣二三平台上75%的收入都是来自于会员费,并在2019年实现了整体盈利。女神派方面曾表示,在2017年时其每件衣服平均上架2个月即可回本,并且常服租赁超越礼服成为了公司主要的盈利来源,公司整体则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实现了收支平衡。
有创业者做出估算,如果服装是万亿市场,那么这种共享衣橱、包月换衣的穿衣方式,市场体量大概在4000亿。
二
那么,“理想很美好”的共享衣橱,为啥后来就遭到了现实的毒打呢?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共享衣橱和共享马扎、共享雨伞等各类花式共享概念一样,都犯了最核心的一种错误——违背了商业本质。
笔者认为,共享经济成立的前提是——人们是否真的需要“共享”?“共享”所需付出的成本,能否覆盖它所带来的“收益”?
首先是需求问题。
衣服,恐怕已经超越了人们愿意与陌生人共享的心理边界——“别人穿过的衣服”,尤其是贴身衣物,无论是私密性,还是卫生性方面,都很难让人们接受。尤其是疫情期间,更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戒备心理。
第二是成本问题。
我们先来看采购环节,诚然共享衣橱能为品牌商们拓宽服装的销售渠道,但是因为平台走量太少,所以采购时几乎没有议价优势。毕竟平台吸引用户的点在于类型多样,所以不会在一个SKU下面拿很多货。
但与此同时,服装属于非标品,款式繁多,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大量SKU,这对于库存管理还将构成巨大挑战。
其次是交易匹配环节。共享衣橱的交易并不能像共享出行一样,是一种能够标准化的模式,后者用户的主要需求就是从出发地快速到达目的地。共享衣橱模式系啊,人们对衣物服饰的选择中夹杂了很多个人审美偏好,缺乏统一的标准,这就导致产品的供应方和需求方很难做到简单高效地匹配。
此外,想要吸引用户,就必须丰富产品类型,这意味着必然有一批服装会积压在平台。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平台上往往台只有三成左右的衣服是真正处于流通状态,近七成是长期积压在仓库之中的。这也就是说,共享衣橱只不过是让大家闲置的衣服从自家衣柜转移到了仓库而已。
接下来是流通环节。每次衣服出租,都要经过反复清洗消毒,等于是顺便开了家干洗店;衣服的投放和回收,都需要转运仓和快递员,等于是顺便开了家快递公司;用户上平台租衣服总要问清楚相关信息,这又不得不设客服应对,本身就一家电商公司。
相对于高企的成本,而共享衣橱的需求又属于小众市场,订单量增加缓慢,导致这部分管理和运营成本难以被有效摊薄。
所以,共享衣橱的回本周期其实是相对漫长的。刘美媛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衣二三的一件衣服平均需要3到4个月的流转才能回本。
漫长的回本周期,单一的营收模式,再加上投资圈资本寒冬的时代到来,共享衣橱终于褪去了曾经的光环。
而在平台成本亚历山大、资金链吃紧的情况下,不得不开始花式套路用户,这就进一步加速了项目的死亡。
其实在倒闭之前,衣二三平台的服务就已面临大量投诉。2018年10月,有媒体爆出衣二三在未提前告知用户的情况下单方面修改协议内容,以至于之前平台所承诺的“每月衣箱无缝衔接”、“会员特权”等承诺无法兑现的问题。当时,衣二三给出回应“旧规则成本太高,难以获利”,且今后都会按照新规则执行。
2019年至2021年,连续多家消费投诉网站曝光衣二三“自动扣费”“会员自动续费”“售后退款困难”等问题。
还有用户表示,虽然官方对外称自己的SKU有2万件,但实际上用户可选的衣服很少,“好看的衣服永远缺货”。
另外一个当年的明星项目“女神派”,也饱受诟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它的投诉已超过200条,多数内容都是“超期不退会员费”和“不退押金”。
有用户表示,女神派拒绝退还其租衣服和包的押金总额已高达2.5万元,但其联系平台时,客服却总是在拖延或干脆不理。
既没有赚钱,又失了口碑,平台的倒下,其实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三
大潮退去,方知谁在裸泳。
回想当年共享经济火热之时,各种各样的创业项目花式涌现,除了共享衣橱、共享单车之外,还有共享马扎、共享纸巾、共享篮球、共享手机,真实还有共享女友,似乎“共享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然而短暂辉煌过后,就是一地鸡毛。共享项目们从来都挣得是投资人的钱,而不是用户的钱,因此随着资本的退潮,这些明星独角兽们纷纷折戟,当初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凄凉。
可以预见的是,这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违背了商业规律,就必然要付出代价,未来我们将会见到越来越多伪需求、只烧钱的“毒角兽”倒下。
点击这里,800000+份报告免费下载!
来源:IPO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