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3 20:39 | 栏目:研究 | 点击:492次
证券日报网 证券日报之声
文 | 包兴安 杨洁
“十四五”冷链不掉“链” 五大部门负责人共议“舌尖上的安全”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备受关注的冷链物流将如何发展,才能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下称《规划》),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有关情况,五大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社会关切。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张江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充分发挥冷链物流对促进消费、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作用,《规划》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
在宏观层面,完善网络架构,拓展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四横”指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四大通道,“四纵”指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四大通道,通过“四横四纵”串接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打造“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的“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
在行业层面,创新组织模式,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和网络化运作水平。为解决我国农产品生产、消费相对分散与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之间的矛盾,《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其中,在产地,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推广“移动冷库+集配中心(物流园区)”等新模式,提高产地冷链设施利用效率和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在城市,建设一批销地冷链集配中心,集成整合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密切与存量冷链设施业务联系,引导存量冷链设施资源集中,优化城市冷链设施布局。通过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形成“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冷链物流组织模式,有效扩大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面。
在运行层面,打造消费品双向冷链物流新通道,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升级。在生产端,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品”、“多品聚集”,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畅通高品质农产品上行新通道,促进冷链惠农、品牌兴农、特色富农。在消费端,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中小城镇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下沉,鼓励供销合作、邮政快递、交通运输、电商等企业共建共用冷链物流设施,打通高品质生鲜消费品下乡进村新通道,扩大生鲜等高品质消费品供给。
张江波表示,通过上述几方面协同推进,将有效推动冷链物流形成网络规模经济效应,拓展冷链物流服务网络,促进冷链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支撑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保障食品药品消费安全,提高冷链惠民水平,改善社会民生。
交通运输部:推动冷链运输技术装备升级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张大为介绍,“十三五”期,冷藏车保有量由9.3万辆增长至28.7万辆,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其中,2020年新增冷藏车7.2万辆,增幅达33.5%,增速创近年新高。铁路冷藏车厢、航空冷藏中转箱、冷藏集装箱和保温箱等运输设备不断发展,有效满足多样化冷链运输需求。
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因地制宜推动完善港口、机场、铁路货站、公路货运站冷链物流设施,拓展冷链物流服务功能。
二是推动冷链运输技术装备升级。进一步研究完善冷链运输车辆准入条件,推动车辆出厂前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的温度监测设备。推广应用标准化周转箱、托盘等运载单元以及冷藏集装箱、蓄冷箱等单元化冷链载具,逐步替代“泡沫箱+冰袋”等冷藏保温方式。
三是创新冷链运输服务模式。引导冷链物流企业加强与果蔬、水产、肉类等生产加工企业的联盟合作,发展公路冷链专线、“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模式。积极发展国际冷链直航快线、冷链国际班列、国际生鲜包机等业务,提高国际冷链运输服务水平。
四是健全冷链运输法规制度和标准。研究细化冷链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管理要求,加大《冷藏保温车选型技术要求》《冷链寄递保温箱技术要求》等标准的宣贯力度。
同时,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督促冷链物流企业严格落实《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南》,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物流重点环节和重要人员疫情防控要求。
商务部:鼓励第三方社会化冷链物流企业发展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李刚介绍,商务部始终高度重视流通领域冷链发展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支持冷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新增冷库库容600余万吨,全国超过70%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冷链设施。
为贯彻落实好《规划》,下一步,商务部将在流通领域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着力增强三种能力:一是抓产地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商品化处理能力。在产地就近建设改造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提高产地移动型、共享型商品化处理设施利用率,增强产地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把更多流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
二是抓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干线冷链物流建设,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发挥国家物流枢纽、农产品跨区域集散地等组织核心功能,推动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批发市场等加快完善具备物流集散、低温配送等功能的冷链设施,对接主要产销地,创新物流干支线衔接模式,畅通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动脉”。
三是抓终端零售网络“冷环境”建设,增强冷链配送能力。支持升级改造连锁超市、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零售网点,完善终端销售冷链配套设施。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强供应链建设,完善产地仓、中心仓、前置仓等冷链设施,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冷链流通。鼓励第三方社会化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推动冷链云仓、共同配送、零担物流等模式推广应用,提高冷链资源综合利用率。
农业农村部:加快补齐“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介绍,我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总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均,商品化处理能力较弱,再加上与骨干冷链物流网络缺乏有效衔接,产后损失较大。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2020年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二是开展整县推进试点;三是强化配套政策支撑;四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两年来,农产品产地低温处理能力和商品化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扩大了高品质生鲜农产品供给。
下一步,将会同发改委等部门,高效协同、持续发力,加快补齐“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一是优化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农业农村部牵头编制了《“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规划》,围绕“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优化布局建设,构建基本覆盖主产区、支撑生鲜农产品上行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二是建立产地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壮大一批产地冷链物流运营服务主体,培育一批低温处理、集中仓储等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构建网络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的产地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三是健全要素支撑保障体系。强化政策支持,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建设运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订和推广应用。加强产地冷藏保鲜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推广,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供销合作总社: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综合流通企业、冷链物流企业
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马继红表示,《规划》中专门设立了“供销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行动”专栏,明确由供销合作总社负责,省级人民政府参加,这是给供销合作社系统赋予的重要任务。下一步,供销合作总社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照国家规划要求,组织全系统主要从三方面全力抓好落实工作。
一是编制完成供销合作社系统“十四五”公共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
二是抓好“三网一平台”建设。“第一个网”,围绕“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统筹推进全系统骨干网建设。“第二个网”,抓好省域网建设。“第三个网”,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推动省域网之间的融合对接和协同发展,形成区域网。“一个平台”,是搭建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一盘棋”。
三是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综合流通企业、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服务水平。
马继红表示,通过以上举措,力争到2025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公共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形成,服务城乡居民冷链物流需求、带动农产品上行能力显著增强,为助力全国冷链物流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4500亿赛道迎重磅利好!这5股获北向资金“猛烈加仓”
本报记者 赵子强 见习记者 任世碧
1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实施“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集团。
对此,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是极具潜力的行业。截至2020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达到是‘十二五’期间的两倍多。冷链物流行业已经渡过了大量投入固定成本、建设基础设施的初级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运输与仓储相结合的物流服务体系,具备了更快更好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存在着发展初级阶段的一些问题。对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不足,《规划》提出,要打造“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推动冷链物流行业专业化、数字化、规模化发展。在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此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对冷链物流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落地方案,帮助行业内公司突破技术、组织和管理上的瓶颈,提升运输网络、技术设备和服务质量水平,为行业内企业自身革新提供助力;另一方面,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打开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城市市场,充分释放下游需求,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扩大规模。”
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将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85%、30%、85%,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显著减少。
冷链物流是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约3391亿元,比2018年增长505.2亿元,同比增长17.5%。2020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过3800亿元,冷库库容近1.8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约28.7万辆,分别是“十二五”期末的2.4倍、2倍和2.6倍左右。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2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超4500亿元。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冷链物流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高,国际冷链物流组织能力显著增强。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表示,此次政策的出台有望带动冷链物流行业规模和质量的双重提升。近几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一直维持增长态势,尤其是在生鲜电商体量快速增长、居民食品安全意识的快速提升以及共同富裕的带动下,会持续不断创造更多的冷链物流需求。另外,相较于发达国家,其实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在运输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规划》提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我国冷链物流质量的不断提升,不断丰富使用场景,从而带动行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相关企业仍有充足发展空间,多家企业有望借助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巨头。
18只概念股月内获北向资金追捧
事实上,A股冷链物流概念股共有95只,该赛道个股市值高达逾1.10万亿元。12月13日,冷链物流板块表现活跃,其整体上涨0.46%,跑赢上证指数(涨幅0.4%)。其中,龙洲股份、联明股份、英特集团、广汇物流等4只概念股涨停,赛特新材、微光股份、音飞储存、晶雪节能等4只概念股涨幅也均逾5%。
可以看到,冷链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盈利持续改善。同花顺数据统计发现,在95家冷链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中,66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近七成。
近期北向资金也纷纷涌入部分冷链物流概念股进行加仓。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有56只冷链物流概念股获北向资金持仓,合计持股数量为13.13亿股,较11月末的12.98亿股增长1.19%。其中,有18只概念股月内受到北向资金追捧,苏宁易购、中兵红箭(维权)、中集集团、海王生物、光明乳业等5只概念股月内北向资金增持数量均超200万股。
对于冷链物流板块的投资机会,陈梦洁认为,“在《规划》指导落地之后,结合冷链物流行业原本具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行业会迎来‘内外兼修’的高质飞速发展。因此看好行业在长期的上升趋势,重点关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潜力、充裕现金流的龙头企业和拥有独特技术、护城河较深的冷链装备企业。”
金鼎资产董事长龙灏对记者表示,“冷链物流是物流行业的重要细分赛道,对技术与设备的依赖性强,对产业、基础设施与技术均有较高的要求,我国冷链物流体系仍处在发展初期,处于发展的态势未来会仍会继续扩大,随着国家标准政策利好的落实,在消费升级及冷链物流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深度融合等利好因素影响下,我们更看好在冷藏车、冷藏集装箱、冷机与冷库设备的特种装备制造企业,另外部分冷链物流产业布局完善,在温控、保鲜、包装、运输、仓储与配送等环节中加入了新科技、新理念的冷链物流产业融合部分公司,也将受到更多的行业资本关注。”
表:12月份以来受到北向资金增持的冷链物流概念股
制表:任世碧
.app-kaihu-qr {text-align: center;padding: 20px 0;} .app-kaihu-qr span {font-size: 18px; line-height: 31px;display: block;} .app-kaihu-qr img {width: 170px;height: 170px;display: block;margin: 0 auto;margin-top: 10px;} 年终理财爆款福利!领取8%+理财券,每日限额2000份,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