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5 07:12 | 栏目:头条 | 点击:555次
基金持仓占比降至历史次新低,银行保险遭抛售,行情拐点到了吗?
银行股有着优秀基本面与稳定股息分红的优势,在当前注册制环境下,投资者还可以因配置银行股等上市公司获得了市值配售的机会,而不必过多考虑到银行股价格波动太高的风险。
但是,在今年下半年以来,银行股低波动率、高稳定性的特征,却遭到了打破。从今年7月份以来,银行股就出现了大起大落的走势,从7月初的价格飙升10%至15%的空间,到7月中下旬银行股快速下跌的走势,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多数银行股都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走势,投资者艰难积累下来的利润,却几乎全部回吐。
在银行保险地产股票大涨大跌的背后,难免离不开资金的抛售影响。然而,对刚刚结束的7月份走势,市场对银行保险地产板块的非理性下跌走势,确实充满了疑惑,毕竟都是体量庞大的上市公司,并非普通资金可以轻易撬动的。
根据数据显示,在今年二季度中,公募基金对银行保险的持仓比例仍在不断下降,甚至降至了历史次低的水平。不过,数据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整个一二季度中,银行保险等板块还是稍显稳健,但步入7月份之后,即三季度以来,银行保险地产的资金抛售压力却进一步展现,这或许是二季度基金减持之后的惯性动作。
在今年7月初,银行保险券商曾经出现了一轮快速上涨的行情,突如其来的大资金把这些体量庞大的板块撬动起来,但又在很快的时间内完成了抛售及利润兑现的任务。由此可见,面对7月份大金融板块的大起大落走势,这只能够是大资金大机构才拥有这样的能量,非一般游资所为。
今年以来的市场,对银行、地产股的态度也是稍显不友好。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政策层面上的压力较大,且针对百业之母的银行业,虽然一季度业绩尚未体现出市场的悲观因素,但因坏账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叠加不良增加、分红下滑等预期,实际上也会不断降低市场的投资热情,同时也会加剧市场资金的抛售压力。
有一组数据值得注意,即在今年7月15日,社保基金已通过委托的证券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交通银行的A股股份,并达到了计划减持股份数量的53.13%。作为颇具市场影响力的社保基金,在银行股大幅攀升的过程中,也果断作出了减持的动作,这为市场释放出明显的降温信号。
由此一来,在政策引导、大资金减持抛售等因素的影响下,却加剧了7月份银行保险地产等板块的剧烈波动。但是,换一种角度思考,恰恰因为这些体量很大的上市公司出现了集体快速调整的走势,才稳住了整个市场的慢牛行情,维系着市场局部性的估值优势。
在医疗生物、科技以及消费板块持续大幅上涨的背后,实际上逐渐引起了长期扎根于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资金的不安。对公募基金等大资金大机构来说,有时候在投资策略上会略显后知后觉,当医疗生物、科技及消费板块出现了加速上涨的行情时,大资金大机构却加快了持仓结构的调整,银行保险等板块的持仓比例不断下降,也是公募基金积极调仓的结果。
面对当前的A股市场,却陷入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是银行地产陷入了低估值陷阱的局面,另一种则是医疗生物、科技等板块却陷入了高估值溢价不断提升的状态。对资本而言,本身具有强烈的逐利性,自然更偏向于具有赚钱效应的行业之中。
不过,即使价格如何失真,但中长期下来,终究难以摆脱价值的影响。换言之,要么是银行地产股存在估值失真的风险,潜在的经营风险逐渐展现;要么就是高估值溢价的股票有着高成长优势的支撑,否则还是难以回避估值回归的风险。
基金持仓占比降至历史次新低,对银行保险板块来说,未必会是一件坏事。或许,经历了之前的极端行情之后,市场开始会重新恢复理性状态,对估值严重失真的市场,会有一个重新认识、重新修复的过程,市场的投资风格也可能会逐渐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