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触线条数不同,房企被分为“红橙黄绿“四档。触线条数为0的房企,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每触一道红线,年增速上限降低5%。如果三道红线全触,房企的有息负债规模将不得增加。
该报道引述某券商投行部人士称,此政策可能是窗口指导。同时报道提及,交易所在8月10日后,地产债不能全额度借新还旧,发债额度被限制为旧债的85%。
《财经》记者随后向多位房企、券商人士、房地产研究专家求证该报道真实性。某大型券商债券业务线人士表示,借新还旧限额85%的说法为真,该规则确已于8月10日起开始执行。
而在央行和住建部组织房企座谈会前,对于“三道红线”政策,多位受访者表示不知情。某总部位于华南地区的房企财务人士称其为谣言。
但这一政策传言已在市场上引发大量关注与讨论。
8月18日,广发证券组织了一场专家电话会议,据其活动海报介绍,这场会议讨论了4个与房企融资相关话题,包括房企“红黄蓝绿”分档进展如何,地产债借新还旧政策有何变化。该会议仅面向机构投资者开放,广发证券未透露是否有房企听会。
8月19日,业界传言央行和住建部将召开房地产企业座谈会。8月20日,座谈会召开。但在当日,仍有金融系统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流传中的说法真实性不高。
《财经》记者向央行、住建部、证监会、国家发改委、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各有关部门求证政策真实性。截至发稿,均未收到回复。
在无确定信息的情况下,不少行业人士根据官方此前的公开表态来揣度政策真实性。
8月16日,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求是》杂志撰文称: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7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组织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会上重申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多位券商人士、房地产行业研究者告诉《财经》记者,结合这些权威人士的言论,他们愿意相信传言中的政策是真实的。
最近一周,根据并未确认的“三道红线”、 “红黄蓝绿”政策分析市场影响的文章和报告大量出现,其中不乏标普信用评级公司这样的专业机构,加剧了市场的不安情绪。
政策不透明有违国务院施政条例
据《财经》记者了解,参加8月20日座谈会的房企代表都是各公司的核心高管。会议的具体内容只在极小的圈子内交流。
无论参会房企到底有多少家,可以确定的是,一批房企通过参会,听到了来自监管部门的一手信息。而未被邀请参会的房企,几乎只能获得二手传言。如果该政策并不只是在个别企业试点,而是普遍适用的话,信息不对称会让部分房企处于不利的竞争环境之中。
某未被邀请参会的房企战略规划部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他们公司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一些此前有过合作、来自北京的智库专家,以及公开的媒体报道。该人士说:“我们公司总部不在北京,可触达的资源有限,在获取信息时处于劣势。”
以目前流传的“三道红线”为标准,这家公司触发一道红线,公司战略规划部门已就此商讨过对策,但是因为只能获取二手信息,所以在应对上面临难题。
“一方面,仅靠来自专家的信息,我们难以预判这是一个短期政策,还是持续性政策。因此也不知道是该做短期应对,还是长期调整。另一方面,我们得花更多的时间来验证信息、判断政策导向,这让我们在应对时比别的企业慢一步。”
对于中国的政策环境,一家最近上市的地产概念公司在其招股书的风险提示部分写道:“中国法律制度部分基于政府政策和内部规则,其中一些政策不及时发布,或根本没有发布。因此,我们常在已经违反了规定之后,才知道自己触犯了规定。”
2020年6月,中国欧盟商会发布《商业信心调查2020》,其中针对中国的监管环境评价道:“大部分会员表示规则过于模糊,政策解读因政府机构而异。一些企业对于所在行业的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感到非常困惑。”
2019年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该条例第52条针对监管执法要求:“国家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分领域制定全国统一、简明易行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并向社会公开。”
作者为《财经》记者,《财经》记者张威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