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财经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手机版 注册
  • 网站首页
  • 财经头条
  • 选股
  • 股吧
  • K线训练营
  • 研报
  • 大盘
  • 视频教程
  • 自选股
  • 若无特色产品 信托未来生存空间就不大

    发布时间: 2020-11-27 08:08首页:主页 > 研究 > 阅读( 416 )

      若无特色产品 信托未来生存空间就不大

      ——专访重庆信托副总裁叶凌风

      编者按  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标志着资管行业步入了统一监管新时代。资管新规对刚性兑付、多层嵌套、通道业务以及资金池等监管政策的调整,给信托业发展带来了短期阵痛。然而,从中长期看,资管新规也加快了信托业转型进程,加快回归信托本源、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服务实体经济成为普遍的使命追求。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信托业展现出极强的韧性,转型效果凸显。

      在此背景下,《证券日报》推出“信托转型思想荟”系列报道。系列报道希望通过对转型过程中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并有典型成功范式的信托公司一线调研、深度交流,挖掘、报道其背后的转型智慧,通过“标杆”的力量推动行业行稳致远。

      重庆信托副总裁叶凌风

      本报记者 张志伟 邢 萌

      他是信托法颁布后的第一批信托业务经理,也是原银监会早期信托监管官员,如今则是行业头部公司重庆信托高管,20年的信托从业经历给他带来非同一般的眼界。

      这20年也是信托高速发展的时期,超20万亿元的体量使信托成为第二大金融子行业。20年里,这位“70后”信托老兵一直坚守在这个行业,是行业的亲身见证者,多个职位的历练也使他对于行业和公司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

      2018年资管新规开启了信托业的新时代,资管机构竞争大潮中信托的机会在哪里?信托转型势不可挡,重庆信托如何看待信托转型?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重庆信托副总裁叶凌风。

      “机遇挑战并存”

      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后,信托业进入严监管时代,进一步将行业转型推向深水期。

      如今处在资管新规的过渡期,靴子虽未正式落地,但配套的办法细则也在逐步勒紧信托的钱袋子。尤其是今年资金信托新规向社会征求意见,非标业务受冲击,信托公司最擅长的融资类业务面临严峻挑战。

      不过,在重庆信托副总裁叶凌风看来,资管新规对信托公司传统业务虽有冲击,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长达10年的原银监会信托监管工作经历,使他对于信托监管政策认识“别有洞天”。

      “信托业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着手应对这个局面。”叶凌风说,信托行业“新两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早在2007年就已经引入“合格投资者”的概念,单个信托计划起投标准从5万元提升至100万元。经过10余年的发展,信托也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从这方面来讲,资管新规并不是重大冲击。

      “不过,资管新规的靴子尚未落地,现在属于信托行业转型的探索阶段。”叶凌风补充道,由于配套规定尚未出台,信托公司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重庆信托也在积极准备,现在的产品基本上转向投资类为主。不过信托传统盈利模式并未发生重大变化。

      资管新规过渡期虽然延长了一年,但过渡期各类资管产品的比拼、机构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尤其是被称为“万能牌照”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成立,更是让不少信托业内人士直呼“狼来了”。

      叶凌风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这对信托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银行理财子公司优势很明显,银行体系渠道广泛,客户规模众多,资金体量巨大。这意味着银行倾向于做可大规模、可复制、结构相对单一的产品,而对于个性化的产品反而最能发挥信托的优势。在这方面,银行和信托可以互为补充。”他说道。

      叶凌风认为,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生态体系,既需要银行这样巨无霸的金融机构,也需要众多的其他金融机构,全面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社会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存在,使得各金融机构的定位逐步清晰。银行理财子公司主要是做多元化资产配置,从信托、券商、基金等机构中配置产品。简单来说,银行是产品的采购方,信托等金融机构是产品的制造方。银行的大体量也决定其对产品全部进行主动管理并不经济和现实。信托公司和银行理财子公司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双方合作都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信托公司一定要突出主动管理能力,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信托产品,没有好的主动管理产品,未来也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他进一步透露,“目前,重庆信托正在与多家理财子公司磋商,就采购信托产品开展合作。”

      在采访中,叶凌风多次强调信托必须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只有管理好自己的产品,才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这也是重庆信托的风格,不做银信合作、政信合作的通道类业务。据介绍,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重庆信托的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仅为2100亿元左右,这与行业头部的几家公司颇为不同。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重庆信托注册资本150亿元,为业内第一;实现营业收入78.79亿元,净利润32.28亿元,业绩位居行业前三。

      据了解,去年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管理规模的平均值为3200亿元,业绩排名与重庆信托相近的信托公司多在万亿元上下,2000亿元仅处于行业的中下游水平。

      银信通道业务属于被动管理类业务,信托仅作为通道,收取低廉的手续费。不过,通道业务可以快速做大信托资产规模,也是大多信托公司普遍参与的业务。然而,随着行业监管“去通道”力度趋强,银信通道业务被逐步压缩。这种形势下,加强主动管理已成共识。

      信托直销势在必行

      当前,提高信托直销规模,挖掘财富管理业务,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信托公司必须发力直销业务。金融机构不能‘两头都在外’,即资金端和资产端都不在自己手中。财富管理业务属于监管鼓励的重点业务,拥有自己的财富团队才能在产品设计上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为客户‘量体裁衣’。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提升客户服务水平,进而增加客户黏性,培养公司核心投资者队伍。”叶凌风说道。

      据介绍,重庆信托于2018年底建立财富团队,服务对象为个人和非金机构,基本以个人客户为主,其中1000万以上的个人客户是其最主要群体。

      目前,相当数量的信托公司正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布局财富中心,扩充理财经理团队规模,力争扩大客户服务的范围,弥补信托产品营销方面的劣势。

      信托公司布局财富管理业务具有诸多优势。在制度上,信托制度的资产隔离功能,是信托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最大的优势;在客户资源上,信托公司的客户均为高净值客户,这部分客户的财富管理需求更高,信托公司在存量客户资源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产品供给方面,信托制度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在产品创设上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灵活配置资产。此外,信托项目的收益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对客户也具较强的吸引力。

      业内普遍认为,信托公司应当加大财富管理信托拓展力度、提升客户服务和资产配置能力,为投资者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财富管理服务。

      最近几年,信托产品销售渠道发生明显变化,从以往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代销转向信托直销。此前,信托产品销售严重依赖机构渠道代销,长此以往,对信托公司并不是利好。通常而言,机构的代销费往往会高过信托的报酬,而且依赖代销,信托也无法积累自己的客户资源。

      如今,信托产品直销模式已成为主流。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调研收集到的55家信托公司有效数据,2019年55家信托公司产品销售规模为2.44万亿元,其中直销规模占比达到70%,同比增速高达33%。

      “宁可错过,不能做错”

      交谈中,比主动管理更频繁提及的词汇则是“风控”。“风控永远是第一位。”这句话代表着重庆信托做信托业务的态度。

      整体来看,当下信托业风险总体可控。随着行业监管趋严,推进存量风险处置、防控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信托业今后的方向。

      “重庆信托的风控标准非常高。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面风险管理,秉承的风控理念是‘宁可错过,不能做错’。公司信托资产均进行封闭式管理,设置抵押担保,一定要把风险控制住。”叶凌风说道。

      在他眼中,公司上下都对风险防控有充分共识。“但凡任何一个规模2亿元以上的项目,董事长都会亲自去现场看项目,与实际控制人进行交流,以把控项目的风险。另外,公司的每个信托项目都要派人到现场监管,每个月轮流派员工把控住项目、资金等风险。”叶凌风介绍。

      从上到下,风控的每一步措施到位,使重庆信托保持了18年集合信托产品100%足额本息兑付的记录。

      在叶凌风看来,重庆信托的管理风格与其他公司并不一样,这也是风控的重要驱动力。

      “不同于大部分信托公司,重庆信托没有业务提成机制。”他就此解释,“员工为了多挣钱可能会忽视风险,盲目冒进,风险积累很快。一个项目亏的钱可能需要做几十个项目才能补回来。我们并不希望出现这种状况。”

      谈到公司员工,叶凌风很为他们骄傲:“重庆信托人的归属感很强,效率很高,都经过精挑细选,非常优秀。”

      在他看来,优秀员工的背后是公司文化的认同感。

      叶凌风认为,“公司最重要的文化是自律。公司很信任员工,通过信任的力量来激发内在的动力。通过信任的驱动往往使员工更能干好每一件事。”

      另外,在员工的考核方面,重庆信托有一套独特的综合评定体系。“比如,公司年底会将所有人一年的工作报告放在公司内网。谁都可以看,很透明。每个人一年工作量很清楚,可以从方方面面印证成绩,公司全员打分,和其他评价指标一道,综合评定员工工作成绩。这样做既可预防造假,又可保证公平。”叶凌风谈道。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自: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hyyj/2020-11-27/doc-iiznezxs3918205.shtml
    Top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026953886@qq.com 官方微信:jrqianlong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1 豆芽财经网 京ICP备17023408号-1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