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逐步企稳 后疫情时代关注三大重点领域
导读:“一带一路”国家是我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重点市场。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持续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也越来越强,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力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使得国际承包工程市场面临巨大压力。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相关数据,202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559.4亿美元,同比下降9.8%,新签合同额2555.4亿美元,同比下降1.8%。
然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书面专访时指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降幅逐月收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已呈现逐步企稳态势。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相关数据,2021年1-2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8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新签合同额198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
展望后疫情时代的对外承包工程市场,房秋晨指出,有三个重点领域值得关注:交通行业将继续是国际基建合作的重点领域;公共卫生领域将有望在短期内快速增长;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赋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巨大。
房秋晨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持续稳步推进,“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也越来越强,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力军”。2020年度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共有74家中国承包商上榜,业务占比25.4%,居各国之首。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房秋晨提到,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完善风险与合规管控机制,筑牢企业生存发展的红线和底线;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尽快提升属地化发展能力,进一步融入东道国经济社会建设。
另外,房秋晨还强调,在基建项目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将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重要转型方向。他指出,近年来,我国部分龙头企业以PPP等模式主动探索投建营一体化业务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问题,包括专业化人才不足、产业链合作亟待提升、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以及技术标准差异。
三大对外承包领域值得关注
《21世纪》:能否简要介绍一下2020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统计数据?新冠疫情暴发并在全球蔓延给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带来哪些主要影响?如何评价中国企业在疫情之下的表现?预计今年的业务情况如何?
房秋晨:2020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559.4亿美元,同比下降9.8%,新签合同额2555.4亿美元,同比下降1.8%。从数字上看,虽然总体业务规模有所收缩,但令人欣慰的是,下半年以来行业完成营业额降幅逐月收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呈现逐步企稳态势。
去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确实对企业项目的推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商会调查问卷显示,疫情暴发以来,所有会员企业业务均受到人员与物资流动受阻的困扰,超过半数企业反馈有在建项目被迫停工,企业履约风险大幅上升。非洲、拉美和部分亚洲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普遍较差,疫情防控力度参差不齐,企业人员面临的健康风险上升,企业防疫和经营成本大幅攀升,项目实施和管理难度明显加大。随着疫情持续影响东道国经济复苏,市场风险显著增加,基建项目资金短缺,不少国家的基建计划被搁置或取消,企业业务拓展面临困难。尽管如此,广大会员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紧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巩固深耕传统市场,加快探索业务转型,展现了行业发展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综观后疫情时代的对外承包工程市场,有三个重点领域值得关注:一是交通行业将继续是国际基建合作的重点领域:2019年中国企业承揽的项目中,超过1/5属于交通行业,2020年开工项目中,一半以上属于交通运输类项目。二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将有望快速发展。2013年至今全球公共卫生承包工程类项目数量占比仅有2%左右,而新冠疫情暴露了许多国家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未来随着国际多边金融机构用于支援疫情防控资金的落地,公共卫生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在短期内快速增长。三是新技术赋能传统基建,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赋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巨大。在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在高速铁路、跨海大桥、超高层建筑、隧道施工、5G网络等方面具较强的技术和竞争优势,企业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制造等领域也将赢得更多的项目机会。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如何推进?
《21世纪》: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如何评价中国企业为“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出的贡献?对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哪些建议?
房秋晨:“一带一路”国家是我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重点市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区域互联互通具体转化为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力、石油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为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创造就业岗位和民生的持续改善贡献了强劲的发展动能。去年8月发布的2020年度ENR250家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榜单中,共有74家中国承包商上榜,业务占比25.4%,居各国之首。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占据国际基建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也越来越强,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力军。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0》,“一带一路”项目为合作伙伴国带来了30多亿美元税收,创造了33万个就业岗位,受到有关国家政府和民众的欢迎。举几个例子:中国与希腊企业合作经营比雷埃夫斯港项目以来,比港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全球排名从第93位跃升至第25位,是全球增速最快的集装箱码头。肯尼亚蒙巴萨到首都内罗毕原来要用十几个小时,蒙内铁路通车后仅需5个小时。这条铁路不仅为肯尼亚人民提供了便利,还为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动力。塔吉克斯坦盛产棉花,但棉花加工能力仅占全国棉花产量的10%,中塔两国共建中亚最大纺织企业后将这数字提升到40%。加工出来的纯棉纺线90%以上销往海外市场,成为塔吉克斯坦出口创汇第一大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随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业务转型升级继续推进,我们建议“走出去”企业在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是要找准发展定位,坚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后疫情”时代国际基建市场。二是要坚持协同发展,积极拓展合作空间、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发展综合质量,主动打造更具韧性的市场和业务结构。三是要坚持创新引领,优先推动融资与商业模式创新,把握新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着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四是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完善风险与合规管控机制,筑牢企业生存发展的红线和底线。五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尽快提升属地化发展能力,进一步融入东道国经济社会建设。
投建营一体化引导转型升级
《21世纪》:你曾多次提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应该向 “投建营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与传统承包工程项目相比,“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的收益水平更高,但运作难度和风险似乎也更大。要实现这样的发展模式,中国企业还面临哪些制约因素?还需要提升哪些能力?
房秋晨:“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已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新趋势,也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重要转型方向。近年来,我国部分龙头企业以PPP等模式主动探索投建营一体化业务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问题:一是多数企业缺乏对融资担保、采购、运营等环节规则相对熟悉的专业化国际人才,适应部分国际工程项目大型化、综合化、复杂化发展趋势的能力显得不足。二是产业链企业间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产业链条上,勘察设计、咨询监理、装备制造、法律金融等专业服务类企业对承包工程企业的支持力度仍然不足,未能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格局。三是企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资金获取难度增大,国内银行融资成本普遍较高,“融资贵、融资难”等问题仍然突出。四是技术标准差异,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做大做强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虽然很多业务领域的中国标准在非洲、亚洲的许多国家已被接受,但南美、中东、欧洲的国家对中国标准和中国设备并不认同。之所以不被认可,主要还是因为国际承包工程行业竞争激烈,采用哪个国家的技术标准,已经成为掌握项目话语权和利润点的焦点问题。
在基建项目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企业作为“一带一路”基建合作的主体,应加快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综合竞争力:首先,企业应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投建营一体化”综合实力,尽快实现业务转型升级,实现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其次,企业应完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妥善应对各类境外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应对各类社会治安、恐怖袭击、军事冲突、政局动荡、传染性疾病等外源性风险的预警和处置机制,加强常态化的安全监控和管理,借助整合国内和国际资源,在目标国市场做好尽职调查、前期论证、投标报价咨询等方面的咨询与合作。再次,开展企业间互利合作和跨界整合,发挥各自优势,以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组成联合体等形式开展重大项目国际合作、工程承包和建营一体化工程,推动中国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减少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实现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第四,企业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国政府、供应商、投资者、社团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和诉求,兼顾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现文化融合,从而规避一定的社会风险。
可持续基础设施不容回避
《21世纪》:当前,不少国家都提出将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复苏计划的重要考量,绿色复苏成为新的国际共识。未来,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包工程或开展投资活动时,是否需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
房秋晨:这是必然趋势。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承包商受到各国政府、媒体和非政府机构越来越多的关注,各方对中国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建设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对于降低项目的社会和环境风险、增强企业竞争软实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走出去”过程中,一些企业因忽视项目对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或与驻在国民众和非政府组织沟通不足,或不了解当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而引发当地民众不满和抗议,使项目实施受阻,企业遭受财务和名声的双重损失。
为提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水平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商会于2010年和2017年先后编写发布的两部自愿性团体标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会责任指引》和《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指引》,诠释了“负责任的国际承包商”的标准,为中国企业建设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规范。
此外,商会还进一步开展“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可持续项目案例征集”等活动,鼓励企业应用团体标准,提升社会责任和项目管理水平。通过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分享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态和经验;通过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泛美开发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机构的合作,学习国外先进标准和优秀企业的履责实践,与国际业界交流中国企业的理念和做法;通过社会责任报告、案例集、网站、微信号等载体,披露行业履行社会责任信息,提升行业发展透明度,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国“负责任承包商”形象。
近年来,中国承包商已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业务快速发展进程中,可持续基础设施已成为各利益相关方不容回避的话题,中国对外承包商主动适应基础设施发展趋势的要求,在可持续发展意识、公司治理结构和实践方式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中国企业在境外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中国建设”品牌和“负责任承包商”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作者:郑青亭 编辑:李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