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单保费增速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 A股五大保险股今年平均跌14.4%
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原创 证券日报网
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保险股的投资者近期愈发“怨声载道”。保险股的持续下跌,正让一些投资者失去耐心。去年,A股“核心资产”大涨,保险股不涨反跌;今年以来,“核心资产”深蹲,保险股依然跟着蹲。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4月16日,A股五大保险股均出现下跌,平均跌幅达14.4%。今年以来煤炭、航运等顺周期股大放异彩,股价迭创近几年新高,但同为顺周期股的保险股却默默无闻。为何出现这种反差?据记者了解,保险股仍无起色与保险行业新单保费增速不及市场预期,行业保费增长仍处于弱复苏期有关。
“开门红”透支保险需求
“1月份是保险行业开门红促销季,各寿险公司主打‘年金险+万能险’冲保费;2月份炒旧版重疾停售,险企加速冲保费;前2月消费者需求被大幅挖掘,3月份一时半会儿缓不过劲来,可能到下半年才会恢复增长。”谈及一季度行业保费增速情况,一家中型寿险公司健康险业务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1月份及2月份行业对保险需求透支也催生了“开门红后遗症”。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目前各公司为推动保费增长,在开发增额寿险,公司也在积极推动这一新险种,但增额寿险的产品吸引力不及重疾险,因此,新的增长点行业还在寻找。
刚刚披露的3月份保费数据也显示,今年1月份行业保费增速最快,2月份增速开始下滑,3月份增速持续下滑。
据统计,一季度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合计保费收入9731.8亿元,同比增长2.64%,较今年前两月的6.26%进一步放缓。
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保费构成中,寿险保费占比达72%,其对上市险企总保费增速的影响显著。不过引人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有4家公司寿险业务同比增速出现下滑,仅新华保险同比增长3.3%。
寿险公司“开门红后遗症”问题也被不少券商研究员提到。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表示,“对于人保财险3人保财险月新单及总保费负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1月底新老重疾切换期间老产品销售大超预期,短期对客户有明显透支,同时代理人层面对新重疾产品需要培训与适应。二季度展望,预计各家会加大增员投入、强化代理人日常培训考核,同时通过四五联动、增加长缴年金两全产品销售等措施改善新单现状,后期持续关注各家改善措施推动落地情况。”
国泰君安证券非银团队也认为,主要是老款重疾产品停售过度消耗有重疾购买需求的客户,以及新重疾产品上市初期代理人对产品的培训尚不到位,供需均尚未回归常态。主要上市险企一季报业绩将出现分化,基数和销售人力质量是“开门红”表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并预计一季度上市寿险新业务价值的增速分别为平安12%、新华保险6%、太保2%、中国人寿-20%。
车险业务继续承压
由于五大上市险企中,仅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有财险业务,财险业务占五大上市公司一季度总保费规模的28%。不过,今年上市险企的财险业务也不好做。
车险是财险业务中第一大险种。今年一季度在车险综改背景下,车险保费增速延续承压态势,车险明显负增长。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前3月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6.2%、-8.8%、11.9%,分别较前2月的7.6%、-10.1%、10.6%进一步放缓。
此外,上市险企农险及与经济周期相关的险种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好增长:人保财险前3月农险、企财、货运险同比增速分别为24.9%、8.4%、21%(前2月分别为38.5%、18.1%、24.9%);信用保险规模则延续大幅压缩趋势:人保财险3月信用保证保险保费同比增速为-80.4%,风险敞口继续压缩,少量长尾业务风险有望在今明两年出清。
无论是寿险业务,还是财险业务,今年均面临着增长压力,保险股股价增长也远不及其他顺周期股。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截至4月16日,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分别上涨-20.2%、-19.2%、-13.0%、-9.9%、-9.5%。
不过从长远来看,保险行业仍处于上升周期,爱心人寿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保险业依然有较大发展空间,疫情过后,保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增长将会重回原有增长曲线上,且保险公司内含价值11%的折现率,为投资保险股提供了较好的回报预期,因此,可长期看好保险公司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