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宏观 | 供给冲击压制复苏动能——4月PMI点评
中金宏观
4月中采制造业PMI为51.1%(Bloomberg市场预期为51.8%),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4.9%,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8%,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制造业环比扩张速度超季节性放缓。4月制造业PMI环比3月下降0.8个百分点,而2017、2018和2019年4月份制造业PMI分别环比3月下降0.6、0.1和0.4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制造业扩张势头放缓。
就地过年效应消退、限产政策有部分贡献。就地过年使得今年节后开工较早,带来了生产前置效应并提升了3月制造业生产活动的基数,3月PMI生产指数高于2018年同期。随着这种效应的消退,4月PMI生产指数较3月下降1.7个百分点至52.2%,超越季节性,而且是构成PMI的五个分项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新订单指数较3月下降1.6个百分点至52.0%。
全球供应链扰动也对生产形成拖累。4月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较3月下降1.3个百分点至48.7%,超越季节性,反映全球供应链扰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延长。4月其他地区PMI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初值中,欧元区、美国继续在低水平上恶化。虽然本身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降能够提升PMI整体,但是原材料采购周期延长也会对生产活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统计局[1]也表示:“有调查企业反映,芯片短缺、国际物流不畅、集装箱紧缺、运价上涨等问题依然严峻。高技术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连续三个月低于44.0%,企业原材料采购周期持续延长,正常生产活动受到一定影响。”
新出口订单扩张放缓。4月新出口订单指数较3月下降0.8个百分点至50.4%,而4月其他地区PMI新出口订单初值中,欧元区自高点有所下降,美国、日本继续上升。整体来看未来出口虽然环比或将放缓,但全球经济恢复的大趋势仍将拉动出口。
大小分化略有改善。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7%和50.3%,低于3月1.0和1.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50.8%,高于3月0.4个百分点。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略有缓解,但仍处高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环比皆下降2.5个百分点至66.9%和57.3%,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非制造业环比扩张速度较3月放缓,但高于往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较3月下降1.4个百分点至54.9%,环比3月的下滑幅度超越季节性,但绝对水平高于往年。其中建筑业环比3月下滑幅度(4.9个百分点)贡献较大,或和制造业生产指数一样有就地过年带来开工前置的因素;服务业下滑0.8个百分点至54.4%,绝对水平是2013年以来的最高值。服务业稳步扩张是支撑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综合来看,4月制造业扩张速度确有超季节性放缓,但考虑就地过年带来的生产前置、目前较高的制造业活动绝对水平、部分地区的限产政策以及全球供应链的扰动,这种环比放缓也是能够理解的。4月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服务业PMI业务活动预期大幅高于往年,显示企业经营信心仍然较强。从大逻辑上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工业环比放缓、服务业继续复苏将是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