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包兴安
见习记者 杨 洁
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当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改革在“放开两头”即放开发电侧上网电价、用户侧销售电价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标志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扩大市场交易电价浮动范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此次电价改革有四项重要内容:一是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二是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三是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四是保持居民、农业、公益性事业用电价格稳定。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电价改革,既是在面对国内外能源市场供需偏紧,有效缓解电力和煤炭供应保障问题、严控“两高项目”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面向有序实现“双碳”目标,进一步推动电力行业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长远考虑。
“目前我国多地电力供需矛盾突出,要缓解这一问题,保障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用电需求,就要着重在供给端发力,既要借助行政协调的力量,也要发挥市场调控机制的作用。”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意在通过适当上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来分摊电厂的成本压力,改善电厂经营状况,提升电厂发电意愿,进而缓和目前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根本目的在于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力短缺的问题。
万劲松介绍称,目前已有约70%的燃煤发电电量通过参与电力市场形成上网电价。此次改革,明确推动其余30%的燃煤发电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将进一步带动其他类别电源发电电量进入市场,为全面放开发电侧上网电价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大约有44%的工商业用电量已通过参与市场形成用电价格。这次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真正建立起了“能跌能涨”的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
“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有利于确立一套合理的输配电价核定机制。”吴琦也对此表示认同。
对CPI没有直接影响
董忠云表示,此次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的上下浮动范围均有扩大,传递出的信号主要指向电价上调,推动电厂煤炭成本向下游进行一定的传导。但电价上调的对象有所区分:对居民和农业用电,在稳定价格的同时保证供应,体现民生优先;企业是承受电价上调的主要群体,但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将分担更多电力成本,有助于通过市场化价格手段引导和鼓励企业降低能耗。
吴琦认为,推动燃煤电价改革,旨在建立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非两高企业),还可以引导工商企业和居民理性用电、绿色用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未来市场电价会更好地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和成本变化,预计短期内会增加一些企业的用电成本。
有投资者在互动易平台上问,此次电价改革对相关上市公司有何影响?对此,部分上市公司给予了积极回应。
永泰能源回应称,此次电价改革将对公司电力业务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将借助国家对发电企业相关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积极开拓直接交易电量市场,逐步解决当前形势下电厂经营压力,不断提升竞争能力,提高经营效益。
中来股份则表示,公司相关业务不属于高耗能行业,电价调整预计目前对公司不会造成重大影响,公司会持续关注电价调整情况。
甘肃电投表示,公司将加强政策研究和经营分析,做好电力经营、电量交易等工作,争取最多电量和最优电价,实现效益最大化。
谈及此次改革对CPI和PPI的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彭绍宗表示,此次改革强调,要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的稳定,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没有直接影响。如果市场交易电价上浮,会在一定程度推高企业特别是上游生产企业的用电成本,对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有一定推升作用。但改革措施有利于改善电力供求状况,更好地保障企业用电需求,促进企业平稳生产、增加市场供给,从总体上有利于物价稳定。总体来看,此次改革对物价水平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