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财经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手机版 注册
  • 网站首页
  • 财经头条
  • 选股
  • 股吧
  • K线训练营
  • 研报
  • 大盘
  • 视频教程
  • 自选股
  •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理性看待科创板股票减持

    发布时间: 2020-07-25 01:50首页:主页 > 研究 > 阅读( 559 )

      原标题:理性看待科创板股票减持

      证券时报记者 李曼宁

      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满一年后,迎来了首个解禁高峰。7月23日,9家科创板公司率先披露减持计划,其中,中微公司“试水”询价转让减持方式。

      昨日,A股各主要指数大跌,尽管市场波动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但上述减持计划来袭确实引发了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的担忧,成为市场下挫的诱因之一。

      但记者观察发现,实际上专业人士对科创板股票减持的评价均较为正面,尤其是对中微公司首单询价减持,认为极具创新,符合市场化方向。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科创板股票减持?首先,回到减持行为本身,规则之内的减持是上市公司股东的正当权利。与增持、回购等其他市场行为一样,减持也是调节市场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创板是热门科技股集中地,许多股票前期已经收获了非常可观的涨幅,当市场出现波动时,股东的卖出意愿自然会增强。

      其次,从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方式来看,一般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科创板还新增了询价转让和配售减持两种方式。其中,大宗交易、协议转让和配售以协商定价为主,询价减持则通过向合格机构投资者询价确定。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则直接影响二级市场,对当前股票流动性的影响最明显,减持比例也有严格限制。

      对于科创板来说,新增包括询价转让在内的两种减持方式,等于在常规化手段之外,使上市公司股东拥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减持手段。而此次首单询价转让,正是对科创板创新型减持制度的现实应用。

      作为科创板减持新规的重要亮点,询价转让的受让方规定为具备相应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更专业的受让方意味着更加市场化、更加理性的定价。而定价的合理性也将提高询价转让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另外,受让方6个月内不得转让的规定,限制了短期的套利行为。

      此外,伴随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市场容量日趋扩大,投资者结构势必趋向机构化、专业化。基于此,理性的投资者更能够客观看待减持现象,并且有能力消化减持压力。而尊重交易规则,理性看待减持现象,亦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自: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0-07-25/doc-iivhvpwx7331363.shtml
    Top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026953886@qq.com 官方微信:jrqianlong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1 豆芽财经网 京ICP备17023408号-1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