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何己派 陈晓平
来源 | 21世纪商业评论
就新收的海航,方威很可能会复制其在方大特钢、方大炭素上的“重整”方法论。
海南航空(600221.SH),正式迎接新东家入主。
12月8日,海航集团宣布航空主业板块交割,当日起,航空主业板块的经营管理实际控制权,正式移交至辽宁方大。
“起落安妥、涅槃重生”,公告中,海航留下挥别的祝愿。
10月31日,海航破产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批准,整个集团一分为四,四大板块分别引入战略投资者,未来完全独立运营。
其中,以海航控股为主的航空板块,是其赖以发家的主业,这块资产的争夺最为激烈。没有航空业背景的辽宁方大,成功击败复星、均瑶等竞价者,接盘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
这位钢铁起家的新主人,什么来头,又会将海航带向何方?
东北来的东家
公开信息提到,辽宁方大能拿下海航控股,关键是出价更高。
根据投资安排,作为投资主体的海南方大,以123亿元为对价,取得海航控股不少于44亿股A股股票,并通过对关联方的投资安排,最终取得海航控股控制权。
按此推算,其折合下来的股价,每股至多达2.8元,要比ST海航1.96元/股(截至12月8日收盘)的价格,高出一大截。
方大的实际控制人为方威,现年48岁,为人低调,极少接受媒体专访,控制方大炭素、方大特钢、东北制药、中兴商业四家上市公司,鲜少在旗下上市平台任职。
右一:方威 来源:官网
对于他的第一桶金,有说法称,方威最早发家于辽宁抚顺,起初从事废铁收购的生意,将废铁卖给当地的钢铁厂。后来,一家钢铁厂欠款还不上,便用一个铁矿抵债,铁矿价值飙升,方威由此发家。
方大能出得起价,靠的是雄厚资金实力。
方威治下的这家巨无霸企业,始于2000年,拥有炭素(一种燃料物质,主要用于冶炼行业)、钢铁、医药、商业四大板块,加上机械制造、商贸流通以及医疗等产业,法人单位共计300多家。
来源:官网
这些子公司遍布全国,方大集团的实体总部设在北京,金融、医药板块总部位于上海,员工规模超过6万人。
方大以钢铁发家,这是它的核心产业,关联公司的行业地位不低。
比如,方大炭素是世界第一大的炭素联合企业、国内唯一具有生产核级炭素制品资质的企业;方大钢铁,官网称其综合竞争力位列2019年中国钢铁企业第6位,“系唯一入围前十名的民营钢铁企业”。
2020年,方大集团的销售收入、总资产均超1200亿元,过去4年,连年利润超百亿元,光近4年来累计上缴的税金,就高达400亿元。
截至2021年9月底,总资产规模超过1500亿元,其中货币资金达到632.28亿元。
换言之,迅猛的扩张风格继续,家大业大不差钱。对于海航的收购,则是方威以及方大的成长路径的一种延续。
“国资捕手”
方威和方大的一路壮大,始终与国企并购息息相关,《英才》杂志戏称称其为“国资捕手”。
2002 年,方威重组了国有企业抚顺炭素厂,从此开启整合炭素产业的序幕,次年,方大集团正式成立。
来源:《英才》杂志
《抚顺日报》的一篇文章称,至2006年时,方大已是跨越沈抚,远及四川成都、安徽化肥等地的大型企业集团,文中盛赞,“方威先生是一位睿智明达的企业家”。
方威走进资本市场的视野,同样在2006年。
那年6月,方大与兰州炭素集团签署协议,接过国企兰州海龙科技(后更名为方大炭素)的经营权,那会,海龙科技身处绝境,流动资金短缺,职工工资拖欠,有高管在扣除“四金”后,每月只有3.76元的收入。
进入海龙科技的第二天,方威即立即召开与一线员工代表 70 多人的对话会,在三个小时中,他亲自回答员工提出的50多个问题,涉及企业发展、工资发放、员工福利等。
“他和广大员工亲切交谈,讲述他心中那个伟大的梦想。他告诉员工们,我是来依靠大家打造炭素航母,建立炭素王国的。”一篇文章如此形容。
2008年,方威亲自担任方大炭素公司工会主席,“公布了个人邮箱,并在公司大会上讲谁有什么困难,直接可以写信给他。”这是少见的对于方威个人的描述。
公开材料显示,截至 2008 年底,方大集团资产总额即达110亿元,净资产60.4 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30亿元。
旋即到了第二年,方威的视野,即从甘肃转向江西。
2009 年 8 月,南昌钢铁57.97%的国有股权挂牌转让,引来多家企业竞买。
江西一方为拟受让方开出严格条件,如资产总额不低于100亿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 60%等。当时,有公开声音称,这样的受让条件似乎是为方威量身定制。
最终,方大集团成功获得南昌钢铁的股权,并控股旗下上市公司长力股份(后更名为方大特钢)。
之后,又是一连串的收购。
2010 年7月,方威将 *ST 锦化(后改名方大化工)收归麾下;2018 年2月至7月,方威在二级市场不断买入东北制药,至持股 23.45%,又成为东北制药的实际控制人;2019 年 4 月,方威再拿下中兴商业 29%的股权,成为中兴商业的实际控制人。
尽管从未涉足航空业,拿下海航这样的标的,于方威却是顺利成章的事。
攻心为上
有研究称,方威并购的国有企业,无不存在严重的治理结构问题,他在实施低成本收购后,多由公司治理入手,尤其擅长以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
方威在管理上,一直非常强调“人心”,从文化塑造到薪酬待遇,无一不是如此。
收购海龙科技后,他保障了职工工资按月发放不拖欠,在一个月内投入100 多万元改善工厂设施,关注职工浴池和食堂,且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后来,慢慢有高调派发现金红包的习惯。
入主中兴商业之后,方威也在会议上提出,建议从2019年4月起,中兴商业中层及以下在岗在册干部员工工资涨 50%。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芊霖、王世权、汪炫彤三人,曾以东北制药为研究对象,所撰文章折射了方大的管理之道。
“员工定岗工资提升50%,从而使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增加,精神状态也大为改观。”文中提到。
根据不同部门属性,营销、生产等岗位员工每月可以自行测算薪酬,员工从最初被动的“等、靠、要”逐渐转变为主动的多劳多得。
研究还披露了一些节约成本细节。
比如,在集团内部实施两级“扁平化”管理,通过合并同类项,将之前30多个子公司合并为17个,将原有的38个总部职能部门压缩为9个。
方大集团的官网提到,公司坚持市场化原则,“对改制重组或混改企业不派人,只输入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注入雄厚的资金,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
就新收的海航来说,方威很可能会复制其方法论。
需要指出的是,新的重整计划由债务人负责执行,即海航控股与十家子公司是执行主体,方大扮演战略投资者角色。
在获得海航控股的实控权后,因其未曾涉猎航空业,业务协同度较低,在管理上如何堵塞漏洞、激发潜力就尤为重要。
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以及出现合规问题,拖累上市公司,成为海航控股债务危机的重要诱因之一。前不久的“换装事件”,也暴露出海航人浮于事、人心离散的状况。
从历史上来看,收拾这种局面,确实是方大及方威所长。
根据厚达73页的重整计划里,海航控股给自己设定的革新时限是5年,2025年是实现诸多发展目标的关键节点。
至2025年,实现整体客运收入达到913亿,较2021年翻一番,机队规模要达到492架(较2021年初净增139架),巩固强化国内第四大单体航司的地位。
然而,想要完全站起来,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参考文献:
《辽宁方大集团:党建工作有声有色》,抚顺日报,2006 /3;
《改制四年,方大炭素演绎“灰姑娘传奇”》,证券日报,2010/7;
《辽宁商人方威的江西产业》,中国经济周刊,2014/7
《方威:国资“捕手”》,英才杂志,2019/7;
《东北制药魏海军“和合共生”管理之道》,管理学报,2021 /7。
.app-kaihu-qr {text-align: center;padding: 20px 0;} .app-kaihu-qr span {font-size: 18px; line-height: 31px;display: block;} .app-kaihu-qr img {width: 170px;height: 170px;display: block;margin: 0 auto;margin-top: 1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