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在上证主板、深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中,截至9月21日,今年以来科创板以1937.79亿元位列首发融资额排行的首位,占今年以来IPO募资总额4607.08亿元的比重约42.06%,同比增长68.05%。其次是创业板,首发融资总额达1392.5亿元,同比增长60%。
一直以来,科创板始终坚持“硬科技”板块定位,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创业板立足于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呈现“优创新、高成长”的鲜明特色。业内人士表示,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错位发展,并推动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
前三季度科创板首发融资逾1937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首发公司超过280家,首发募资金额4607.08亿元。
根据德勤中国近日发布的报告,以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融资金额计算,前三季度A股市场预计会有285只新股成功发行,合计融资4641亿元,与2021年三季度末的372只新股、合计融资3698亿元相比,今年前三季度IPO数量同比减少23%,但融资额上升了26%。
分上市板块来看,科创板以1937.79亿元位列首发融资额排行的首位,其次是创业板,首发融资总额达1392.50亿元。上证主板、深证主板、北交所的首发融资总额分别为999.72亿元、221.69亿元、55.37亿元。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的板块定位有清晰的区分,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及退市等基础制度上均有差异化安排。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错位发展,并推动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
“现在已经进入9月份,我们预期年内在A股市场实现IPO的家数有望达到或者超过去年的数量。”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孙利军在日前举行的瑞银投资银行媒体分享会上表示,A股市场的各种融资品种,包括IPO、再融资、债券发行等仍旧保持了相对比较稳定的节奏。
第三季度三大行业首发募资额超200亿元
具体来看,截至9月21日,32家公司于9月上市,首发募集资金388.76亿元。按上市日口径统计,9月以来,4家公司的首发募资总额超过20亿元。其中,华宝新能以58.29亿元位居首发募资总额榜首。
9月19日,华宝新能在创业板上市,发行价格237.5元/股,发行市盈率为84.6倍。公司是一家便携储能品牌企业,致力于锂电池储能类产品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招股书显示,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便携储能产品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品牌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拟投入募资资金的1.98亿元、9931.05万元、2.52亿元、1.27亿元。
此外,华大智造的首发募资总额达到了36.02亿元,居于第二位。9月9日,华大智造在科创板上市。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华大智造以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被业内称为“生命科学工具第一股”。本次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资净额将全部用于公司业务相关的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拟投入资金最多,预计投入资金12.64亿元。
9月以来首发募资总额居前的公司
数据来源:Wind分行业来看,截至9月21日,第三季度首发募资额排第一的是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融资总额为296.68亿元;其次是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资本货物行业,分别融资248亿元、203.25亿元。
数据来源:Wind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首发公司共11家。其中,有8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海光信息亦是其中之一。公司在国内高端处理器领域表现亮眼,首发募资金额为108亿元。据其披露的招股书,本次募集资金将投资于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研发、新一代海光协处理研发、先进处理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和科技与发展储备资金。
全面注册制蓄势待发
2018年11月,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的号令发出,率先从增量市场“破题”,开启注册制改革落地实施新阶段。2020年4月,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拉开帷幕,试点由增量市场扩展至存量市场。2021年11月,北交所开市运行,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资本市场服务“硬科技”“三创四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矩阵更加完备。
如今,460家科创板公司正加快创新步伐,持续放大“硬科技”企业的产业集聚效应;注册制下360家创业板公司汇聚九大战略新兴产业,代表了近十年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110家北交所公司中,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超八成,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路径愈发清晰。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表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业界人士预期,推开注册制大门,依托制度创新、配套法规等保障支持,多层次资本市场将实现更高效率资源配置,助力中国经济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