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财经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手机版 注册
  • 网站首页
  • 财经头条
  • 选股
  • 股吧
  • K线训练营
  • 研报
  • 大盘
  • 视频教程
  • 自选股
  • 认清长板巩固绝对优势 是城市发展的真经

    发布时间: 2022-09-21 02:01首页:主页 > 研究 > 阅读( 314 )

      原标题:每经热评|认清长板巩固绝对优势 是城市发展的真经

      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宪

      今天的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创新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乃至自然生态,构成城市生态。生态的核心是“链”,各相关主体、要素和环节之间组成的、相互联接和依赖的“生态链”,及其协同作用形成的发展环境。在城市生态中,难免有长板和短板。观察表明,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经意或不经意间,主要在做拉长板的工作。这里,有两个城市的例证,一个是深圳,一个是成都。

      深圳的长板是创新。这个长板的形成,是经典的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案例。深圳起步时,主要的经济活动是两件事:利用香港的低关税和零关税,做转口贸易;接受香港制造业的转移,发展加工贸易。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也就是说,在深圳,主要是移民在做这两件事。移民中那些接受过较好教育的人,或有冒险精神的人,延伸了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中的机会。从贸易到生产,再到研发的发展逻辑,成为华为、迈瑞等一批科技型大企业的成功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是沿着两个路径前行的。其一,科研机构主导的科技创新模式;其二,企业主导的科技创新模式。前者以“大院大所”云集的北京、上海为代表,那里的科技创新需求主要来自政府主管科技或与科技有关的机构,做出来的成果再寻求转化;后者以深圳为代表,它的科技创新需求主要来自市场,也就是来自企业自身。早在2005年,深圳科技局做过一项调研,结果表明,深圳科技公司97%都是通过需求导向模式开展创新的,极少有采取研究成果转化方式的。这些年过去了,深圳崛起了一批各种规模的高科技公司。中国的其他城市当然也有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但不像深圳那么集中。而且,深圳的高科技公司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深圳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整合科技与产业于一体的创新生态,产生了一批创新和新兴产业集群。创新这个长板就这样在深圳长成了。

      笔者曾经就深圳的创新做过一些调研。一次和一位领导一对一访谈,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的问题是从深圳的政府职能开始的。他说,深圳的政府职能是服务于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深圳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政府就服务于创新。他举了一些政府扶持创业创新的具体做法,笔者质疑了其中一些做法可能产生的问题,他运用机会成本的理论回应,同时还阐述了近年来政府职能和行为是怎样被监管和约束的。政府拉长板的积极作为得到了证实。

      有人说,成都的标签是生活,即宜居。这里,标签也是长板的意思。这些年,成都从一个普通的省会城市,一跃成为常住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四,经济总量位列第七的西部第一大城强城。人们肯定会问,光凭生活或宜居成就不了今天的成都吧?是的,但生活这个长板功不可没。成都地处成都平原腹地,农业发达、物产丰富,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成都气候、环境宜人,近年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加持,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开放包容的巴蜀文化,合理的住房规划和落户门槛,带来了人口、人才的净流入。过去10年,成都持续保持了人口、人才净流入,常住人口增加超700万人。成都在人口总量增长的同时,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七普数据表明,成都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比,较六普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生活这个长板只是成都故事的一部分,尽管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都故事的另一半是工作,是宜业。也就是说,人口聚集是因为有产业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2020年,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达到万亿级,成为成都第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终端三个千亿级产业,以及电子信息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成都发展壮大。同时,成都一直致力于通过“强链稳链补链”思路招引项目,做强做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在成都的集聚与发展,就是电子信息产业链延伸的结果。我国目前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是增加值率不高,但吸纳就业较多。尤其是在完善、优化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构建生态化产业链的基础上,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吸纳就业、聚集人才的大户。“十四五”期间,成都将打造第二个万亿级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及轨道交通和生物医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宜居和宜业的完美结合,解释了成都为什么成为当今中国年轻人向往的城市。

      成都对人才流入的吸引力,还可用近些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在成都发展非常迅猛,大牌互联网公司扎堆落户来解释。在传统产业发展的年代,一个企业选择城市主要是看这里有没有土地和廉价劳动力,以及这个地方优惠政策的力度。新经济和新兴产业的企业则要看这个地方能不能招到人,能不能招到人力资本意义上的员工。这是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大公司选址的首要考量因素。成都新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如此亮眼并吸引大量企业的主要原因,是成都的生活环境、城市文化、住房价格和户籍制度等都具有包容性,或者说成都有着真正意义上的“不排外”,进而使成都既宜居又宜业,集聚、培育和生成了强大的城市发展新动能。

      城市发展拉长板,是“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生动实践。每个城市认清自己的长板,亦即绝对优势,如深圳的创新和成都的生活,并将其巩固和强化,不仅能够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将在城市整体发展的过程中补上短板,比如深圳的教育,成都的大企业。而单纯就短板补短板,是永远补不上,也补不完的。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自: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ptd/2022-09-21/doc-imqmmtha8107450.shtml?finpagefr=p_115
    Top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026953886@qq.com 官方微信:jrqianlong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1 豆芽财经网 京ICP备17023408号-1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