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财经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手机版 注册
  • 网站首页
  • 财经头条
  • 选股
  • 股吧
  • K线训练营
  • 研报
  • 大盘
  • 视频教程
  • 自选股
  • 时隔六年再“破净” 招行回应经营管理运行正常

    发布时间: 2022-10-14 06:43首页:主页 > 公司 > 阅读( 292 )

      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时隔六年多,招商银行A股股价再度“破净”。

      受原行长田惠宇被“双开”等消息影响,节后招行股价显著走弱。截至10月13日收盘,招行A股跌至30元以内,低于每股净资产,股价创近两年新低,当日跌幅达3.42%,本周前四个交易日累计跌去11.17%。

      当天开盘后不久,招行还在上证e互动回复投资者问询时表示,目前全行各项经营管理运行正常,将“继续坚持‘轻型银行’战略,持之以恒地打造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10月13日晚间,招行亦发布公告,重申经营稳定。

      华泰证券银行研究团队日前点评称,当前银行估值、仓位均处于历史低位,较多反映市场悲观预期,建议关注区域经济较强、经营稳健的中小银行机会。

      招行再度“破净”

      自4月中旬行长变动后,招行股价持续走弱。

      截至10月13日收盘,招行A股收于29.89元,股价创近两年新低,当日跌幅达3.42%,股价已低于每股净资产;招行H股股价也一度跌破30港元,全行总市值缩水至7500亿元以下。而在去年5月,该行总市值一度逼近1.5万亿元。

      其中,受周末原行长田惠宇被“双开”等消息影响,本周招行A股股价已累计跌去11.17%,领跌A股银行板块,招行A股股价亦时隔多年再度“破净”;招行H股本周累计跌幅更是接近20%。

      期间,招行方面曾多次发声稳定市场情绪。4月下旬,招行股价跌破40元,当时主持工作的常务副行长王良在一季度业绩交流会上直言“我们非常着急,与投资者深入沟通交流”。王良当时还表示,对招行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招行奠定了更强大的发展基础,包括业务基础、客户基础、管理基础,可以支撑招行走得更长远。

      5月下旬获聘为招行第四任行长后,王良又分别在5月27日、8月22日两度增持招行A股,涉资合计177.3万元。据统计,2018年5月以来,王良合计11次增持招行股票,累计耗资近1020万元。

      10月13日,招行方面又在上证e互动回复投资者有关“公司前领导被定性,零售发展方向是否发生改变”的问询时强调,招行始终保持“四稳”,即公司治理稳定、战略方向稳定、经营管理稳定、干部人员稳定,今后也将继续保持这种稳定。“目前,招行各项经营管理运行正常。”

      同时,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营环境,招行将继续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监管导向,根据自身经营需要,不断优化策略,提升能力,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模式转型,发扬零售优势和金融科技优势,做大做强大财富管理,促进经营管理提升。

      几乎同样的内容也出现在当晚招行单独发布的关于当前经营管理情况的公告中。

      “预期差修复是关键”

      除招行外,其他A股上市银行13日股价表现亦不尽如人意。其中,宁波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等跌幅均超3%。

      据统计,年初至今,申万银行指数累计跌幅达16.5%,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4%。其中,瑞丰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年内分别跌去42.5%、36%和30%,跌幅居前。

      成都银行、江苏银行两家城商行股价年内则分别累计上涨36.8%、33.4%,涨幅居前。此外,常熟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等中小银行年内涨幅也超过20%。

      接下来,上市银行即将迎来三季报密集披露期。申万宏源证券银行研究团队报告预计,三季报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将继续小幅放缓。

      “在当前市场普遍对银行三季报预期不高的情况下,要重点关注‘韧性’中的‘分化’,小而美银行预计仍是佼佼者,这类银行三季报业绩高成长的确定性更强。”

      报告同时指出,营收增速放缓背后,不可否认今年银行息差普遍承压,银行找到“合意、 有效”资产投放难度也加大。“预计三季报行业息差环比仍有所下降,但可以对负债成本表现相对乐观。”

      展望四季度,该团队指出,“预期差修复是关键。信贷表现超预期、社融稳步回暖,历来是驱动银行股投资的重要信号;三季报同样会有预期差催化,优质区域性银行的成长性会继续引领行业;正值资金换仓、估值切换的年关窗口, 交易因素亦不可忽视。”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也在研报中表示,银行板块行情主要取决于市场对经济的预期。“A股银行板块PB估值及机构持仓比例均处于历史低位,性价比凸显。近期政策发力之下,经济或小幅复苏,驱动银行板块估值适度修复,特别是年底往往有估值切换行情。”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自: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2022-10-14/doc-imqqsmrp2511630.shtml
    Top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026953886@qq.com 官方微信:jrqianlong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1 豆芽财经网 京ICP备17023408号-1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