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新一期金融统计数据如期出炉。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152亿元,受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同比少增2110亿元。1-10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8.7万亿元,同比多增1.15万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18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1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3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2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84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23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90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140亿元。
分部门细分数据来看,居民端贷款整体疲弱。2022年10月住户贷款减少18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4827亿元。其中与居民房贷相关的中长期贷款收缩幅度较大,尽管10月居民中长贷增加332亿元,但同比减少3889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10月新增信贷超季节性回落,总量和结构均相对偏弱。其中,企业贷款仍为新增信贷的重要支撑,短期贷款表现弱于季节性。10月多地疫情反复,消费类信用活动景气度低迷,非制造业PMI服务活动分项数值继续录得荣枯线之下,带动居民短贷走低。
此外,10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844亿元,同比多减949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5103亿元,上年同期为减少1.2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17万亿元,上年同期为减少5721亿元。此外,财政性存款增加1.14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048亿元。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存款同比少增,主要拖累来自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大幅下滑,主要是10月资本市场波动较大,居民投资偏向存款类防守型产品;居民存款同比明显多增,企业存款同比少增(下滑),反映居民消费继续偏谨慎,而企业信贷投资扩张明显。
10月同样下滑的还有社融增量。经初步统计,2022年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1-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8.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1万亿元。此外,截至2022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在新增社融方面,具体来看,10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431亿元,同比少增3321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724亿元,同比多减69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470亿元,同比多增64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1亿元,同比少减100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157亿元,同比多减127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325亿元,同比多6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791亿元,同比少337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88亿元,同比少58亿元。
“表内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融资是10月新增社融的主要拖累,信托和委托贷款仍为重要支撑。”温彬分析称。温彬指出,在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加快盘活下,10月专项债发行较多,但国债到期量较大,叠加专项债发行节奏错位影响,全月政府债净融资额同比少增。高基数效应和内生融资需求偏弱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
对于新增信贷、社融双双超季节性回落的情况,周茂华总结道,主要是国内局部散发疫情等短期因素干扰、房地产低迷表现,以及10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收官等因素影响。从政策角度看,结合此前出台的通胀、PMI数据,国内经济主要矛盾还是在于内需不足,房地产等服务行业仍受抑制;国内稳内需政策仍需要适度发力,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平衡。
10月金融统计数据也有亮点——M2增速同比维持高位。数据显示,10月末,M2余额26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6.2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84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当月净回笼现金255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