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头饮食/ 郝显
10月27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了三季报,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938.61亿元,同比增长10.42%;实现归母净利润80.61亿元,同比增长1.47%,扣非净利润仅增长0.45%。其中三季度营收增长6.66%,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26.46%,不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大幅低于预期。
这份增收不增利的三季报发布后,10月28日伊利股份开盘暴跌,以跌停收盘,目前伊利股价为25.88元,今年以来已经跌去了近36%。
成本上涨+费用率提升蚕食净利润
前三季伊利股份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主要是营业成本的增长,在营收增长10.42%的情况下,营业成本增长了17.77%。2021年前三季营业成本占营收的比重约为63%,今年前三季则增至67%,营业成本的大幅增长蚕食了利润。
营业成本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原奶价格维持高位,尽管伊利近几年一直在布局奶源,但是自有奶源仍无法覆盖全部用奶需求,2021年公司采购的直接材料达到606.24亿元,占到总成本的80.85%,原奶涨价对公司影响较大。
这一轮原奶涨价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2021年以来,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等成本的上涨进一步给成本端造成压力。
在成本上涨的同时,同时公司的费用率还在上涨,前三季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1.71%,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8.32%,费用率的增长进一步对利润造成压缩。前三季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了4.21个百分点,净利率则下滑了0.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公司应收账款增长了31.31%,存货一举增长106.71%,创出历史新高。
液体乳收入开始下滑 伊利增长逻辑还在吗?
对于伊利股份来说,更大的担忧来自液体乳收入增长的停滞。
前三季度公司最大的营收来源液体乳收入为641.02亿元,同比下滑了0.95%;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分别实现收入187.28亿元、92亿元,同比增长60.5%、32.43%。奶粉的高增很大一部分来自对澳优的并表,奶粉和冷饮尽管增速较快,但是体量远小于液体乳。
液体乳动销变弱并不是一个好信号,尤其在第三季度,液体乳收入下滑幅度接近5%。伊利股份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赵琳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坦言,液态奶的动销(拉动销售)在今年第二、三季度放缓。管理层还透露,液态奶业务的销售“确实还没有恢复到3月前的水平。
液奶需求疲弱传导到了乳企,管理层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将销售下滑归结为疫情。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销售端的疲弱究竟会持续多久,短期内会不会得到恢复,接下来四季度的业绩表现就显得至关重要。
伊利的液体乳包括了金典、纯牛奶、伊利QQ星、安慕希、优酸乳、植选等白奶和酸奶子品类。近几年为应对成本上涨的压力,乳企往往采用结构升级达到变相提价的目的。其高端产品除自饮外,还具备了一定的送礼属性。但是前三季高端产品增长情况并不乐观,疫情导致一些消费场景消失,据券商研报信息,前三季基础产品更为畅销,中高端产品则有所承压。
目前伊利的增长逻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液体奶在下沉城市的增长空间,二是产品结构升级,以及奶酪等新品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在疫情及消费偏弱等外在因素扰动下,伊利的增长逻辑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