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财经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手机版 注册
  • 网站首页
  • 财经头条
  • 选股
  • 股吧
  • K线训练营
  • 研报
  • 大盘
  • 视频教程
  • 自选股
  • 上市3年营收翻3倍,华熙生物还有多少“冲劲”?

    发布时间: 2022-11-11 19:21首页:主页 > 公司 > 阅读( 477 )

      来源:野马财经 

      成本打下来,市场拓出去,技术壁垒筑起来,“神助”不如”自助”。

      作为科技创新与资本间的桥梁,科创板鸣锣开市已有接近三年半的时间。数据显示,自开市至今,科创板吸引了一众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企业,标的数量扩容逾19倍,IPO募集资金超7300亿元。如今的科创板,已经成为中国“硬科技”企业的上市首选地。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科创“明星”之中,2019年11月登陆科创板的华熙生物(688363.SH)尤为受到外界广泛关注。上市前,华熙生物就已经是行业中的“隐形冠军”——全球最大玻尿酸研产销企业,2019年在全球市占率就接近40%,2021年更是达到44%。上市后,华熙生物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目前正向全产业链平台型企业进发,并且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事实上,华熙生物专注的生物科技领域,本就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已被国家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今年以来,选择调研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的机构数量也在逐渐提升。在此背景下,华熙生物已成为科创板的中坚力量。

      不过,华熙生物并不甘只以“玻尿酸龙头”的形象示人。三年来,公司不断拓展玻尿酸应用场景的同时,还在持续“向外突破”。目前在全产业链平台型模式的支持下,正全面发力合成生物,打造更多生物材料,尝试构筑多条新增长曲线。

      “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时代浪潮滚滚向前,华熙生物会迎来怎样的发展?

      健康经济崛起,华熙生物爆发

      登陆科创板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华熙生物一直在试图用技术创新改变行业。

      资料显示,让华熙生物声名鹊起的“玻尿酸”又叫透明质酸,原本就存在于皮肤内,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保湿最好的物质之一。从无到有到风靡医美圈乃至整个美业,国产玻尿酸行业经历了30多年。

      30年前,透明质酸的主要用途还是手术防粘连、眼科手术粘弹剂、骨科注射液等。除此之外,透明质酸的应用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原因很简单,鸡冠提取成本太高了。

      国内的透明质酸曾被称为“白金”,单价高至千元/克,且依赖于进口,而成本的降低,主要得益于华熙生物在国内率先实现微生物发酵技术规模化生产。

      2000年华熙生物成立之初,透明质酸的发酵产率仅为3g/L,至目前这一数字已提升至16-17g/L。新技术的引领下,透明质酸迅速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2012年,华熙生物又成功研发酶切技术,进一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寡聚透明质酸,并能精准控制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从而将其应用场景从传统的眼科、骨科、皮肤科拓展到护肤品、计生、洗护等大众消费领域。

      恰逢健康经济崛起,引领玻尿酸向C端消费领域的迈进,成为了华熙生物业绩爆发的关键。

      《招股书》显示,华熙生物在上市前,就拥有医药级、化妆品级及食品级透明质酸原料超过200种产品规格,并已围绕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三大主业,打造了一条贯穿上下游的玻尿酸全产业链业务体系。

      目前,功能性护肤品已成为驱动华熙生物业绩增长的新引擎。2018-2021年,功能性护肤品贡献的营收由2.9亿元暴涨至33.19亿元,增长十倍不止。该部分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由2018年的23.04%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72.46%。

      华熙生物旗下的功能性护肤品已经发展出润百颜、夸迪、米蓓尔和BM肌活四大品牌。其中,2021年润百颜营收已破10亿元大关;2022年夸迪紧随其后进入10亿俱乐部,两个品牌还被世界品牌实验室列入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跻身国货美妆品牌第一梯队。

      同期,华熙生物的业绩在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带动下,实现暴涨。2019-2021年,华熙生物营收由18.86亿元增至49.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1.99%;净利润由5.85亿元增至7.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18%;研发费用则由9388.62万元增至2.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4.03%;同期,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9.66%、81.41%、78.07%,基本稳定在80%上下。

      作为对比,据《大众证券报》,2019-2021年科创板公司平均营收和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均为29%;Wind数据显示,2019-2021年科创板公司毛利率平均数分别为47%、48%、47%,其中生物医药行业毛利率平均数分别为68%、71%、71%。华熙生物在几项指标中均处于科创板领先地位。

      这并非透明质酸应用潜能的全部。2021年1月,华熙生物主导推动透明质酸获批成为新食品原料,自此“功能性食品”便纳入到公司大力发展的终端业务中。此外,华熙生物还在推动透明质酸进入宠物、造纸、计生、组织工程、癌症靶向药等新领域。

      如在计生领域,华熙生物牵手杰士邦推出了用透明质酸替代传统硅油的安全套;而华熙生物通过专利技术酶切法生产出的目前世界上最小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则可作为癌症药物靶向治疗的载体药物,其既能更精准的靶向癌细胞,提高作用部位的浓度,又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提高病人的耐受性。

      由于国内消费者认知玻尿酸大多从医美开始,导致刚上市时,华熙生物与另外两家公司被称为“玻尿酸三巨头”,也掀起“玻尿酸概念股”的热潮。毋庸置疑的是,华熙生物对于科普玻尿酸及推动玻尿酸产业发展功不可没,但华熙生物的真面貌远不止于此,正如公司董事长赵燕曾对媒体表示,“华熙生物本来就不是一家医美公司,它是一家研发驱动和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公司。”

      开放平台,赋能产业

      生物科技让实业互联共赢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高质量生命体验关注度逐渐提升的背景下,华熙生物努力贯彻“让每个生命都是鲜活”的企业使命,并长期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以透明质酸为成功样本,公司似乎已经找到可复刻的路径。

      华熙生物的发展逻辑是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品牌。赵燕曾表示:“我们将透明质酸做到今天,在市场上做到这么大,应用领域这么广,是坚持了20多年的成果,我们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进行对它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而这正是华熙生物作为全产业链平台型公司的优势。公司对前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和重视,不仅让其具备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能力,也能帮助其更好地推动高质量研发成果转化落地,构筑强大的竞争壁垒。

      具体而言,华熙生物已经在微生物发酵及交联两大技术平台基础上,陆续组建了包括中试转化、配方工艺、合成生物学、应用机理在内的六大自主研发平台。

      “科学是0到1,技术是1到10,再到100。”赵燕曾表示。从这个角度而言,微生物发酵、合成生物学、应用机理三大平台是“科学”;而另外三大平台则是“技术”。

      这样成熟的技术体系,可以支撑华熙生物在各个领域将不同生物活性物的应用潜力开发出来。

      以胶原蛋白为例,其与透明质酸十分相似,可从动物组织中提取,或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原料发酵、纯化、精制、干燥技术全球领先,借助微生物发酵平台,这些技术积累均可赋能胶原蛋白。

      2022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已经通过收购益而康生物正式进军胶原蛋白产业,赵燕表示,将把胶原蛋白打造成继透明质酸之后的第二大战略性生物活性物。

      除此之外,华熙生物近年来还推出了包括γ-氨基丁酸(GABA)、聚谷氨酸、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等在内的许多新生物活性物原料产品,其中不少已跑通商业链路,广泛应用于护肤品、洗护产品、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中。

      在此基础上,华熙生物还在积极探索打通产学研,希望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进行赋能,打造生物科技产业大生态,实现共赢。

      为此,公司已经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哈佛大学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的科研院校建立深入战略合作,并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而2021年1月上线的“华熙生物研究院”,则旨在构建共享研发平台、企业中试平台和应用平台。

      事实上,在为行业赋能方面,华熙生物已经取得了成果。以隐形眼镜护理液为例,此前的护理液一般会含有石油化工提取的润滑剂,而华熙生物则创新性地用透明质酸取代润滑剂,并得到了知名美国企业首席科学家的认可。此后在向市场小规模投放的过程中,含有透明质酸的护理液也格外受欢迎,自此市场上便开始大规模出现含透明质酸的隐形眼镜护理液。

      在业内人士看来,华熙生物的愿景是像互联网、云计算等行业的平台型企业那样,通过开放自己的核心产研能力,吸引更多合作者,从而在产业链维度提高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而不同于互联网的是,华熙生物有强大的产业转化能力和市场转化能力,是个非常“重”的企业。

      背靠全产业链优势

      押注合成生物 

      不过,想要引领产业链的发展,华熙生物自身首先要抓准行业趋势。而就目前来看,合成生物是被华熙生物提到战略层面的关键技术。

      赵燕认为,合成生物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想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合成生物是绿色制造的底层支撑。

      作为一门交叉融合的硬科技学科,降本增效和绿色环保是合成生物两大魅力之源。

      一方面,其可以通过细胞工厂,制造原本需要从动植物资源或石油化工产品中提取的产品,让昂贵的原料走进大众消费。

      以原料产品红景天苷为例,传统获得红景天苷的提取成本高达3万元/公斤,而通过合成生物学细胞工厂合成,则可将成本降至低于500元/公斤。

      有了合成生物助力,无需偷走金丝燕的巢穴,就可生产燕窝酸;无需开采石油,就能制造生物可降解材料和生物燃料。

      另一方面,合成生物学甚至能将工业废气、农场废物等作为生产原料,实现变废为宝,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十分友好。

      合成生物学的流程

      在此背景下,合成生物学不仅被写入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更是全球生物技术的发展焦点。知名的市场数据研究平台、硅谷独立智库CB Insights则预计,至2025年,合成生物学市场将突破200亿美元。

      这项技术的应用上,华熙生物已经走在了市场前列。早在2018年,华熙生物就开始布局合成生物,目前,“合成生物技术国际创新产业基地”已落户北京大兴并投入使用,由公司自主建设的全球首座合成生物科学馆也已正式落成开馆。

      值得注意的是,合成生物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难点。

      理想的世界里,万物皆可“合成”;但在现实世界中,实验室与工厂却是天差地别,稳定环境中的微瑕,在规模化生产中就可能会被成倍放大,从而导致剧烈变化。

      此外,合成生物产品数量众多,并不是每个都值得投资,而多产品、多管线又需要耗费难以想象的财力和人力,因此务实与选择赛道十分重要。基于对终端市场把控下的产品设计就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主要门槛之一。

      综合来看,合成生物产业链内,具备底层技术优势的上游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游公司以及选品合理的下游公司更具竞争力。国内布局合成生物的众多企业中,具备上中下游覆盖能力的凤毛麟角,而华熙生物作为国内唯一集合成生物研发、制造、产品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无论是前端菌种及合成技术、产业化能力还是市场转化能力都较为突出,前景被普遍看好。

      2022年,华熙生物在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赋能下,在多聚寡核苷酸、NMN和人乳寡糖均已实现突破性进展,处于国际领先研发水平,已推进中试;高纯度麦角硫因、维生素C葡萄糖苷、红景天苷等物质也已完成工艺验证。

      或许,多年后回过头来看,华熙生物对合成生物的布局,将是公司历史上又一个里程碑。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自: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2022-11-11/doc-imqqsmrp5810350.shtml
    Top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026953886@qq.com 官方微信:jrqianlong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1 豆芽财经网 京ICP备17023408号-1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