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财经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手机版 注册
  • 网站首页
  • 财经头条
  • 选股
  • 股吧
  • K线训练营
  • 研报
  • 大盘
  • 视频教程
  • 自选股
  •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推动A股理性繁荣 基金业责无旁贷

    发布时间: 2020-07-13 03:05首页:主页 > 研究 > 阅读( 805 )

      推动A股理性繁荣 基金业责无旁贷

      本报评论员

      随着A股热度上升,股票基金表现十分火爆,百亿级、甚至千亿体量的爆款新基金屡屡现身市场。火爆的基金销售对A股市场和基金业自身将产生何种影响,如何让基金成为市场行稳致远的力量,再度引发各方关注。

      其实,新一轮基金“行情”从去年就开始了,2019年权益类公募基金摆脱多年颓势,发行数量和规模显著复苏。股市回暖之下基金专业理财取得的回报,让许多投资者意识到,与其亲身去风高浪险的市场搏杀,不如将资金交给专业管理人更省心安全。

      股市资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趋势投资资金,行情越涨入市越积极,行情与资金之间形成正反馈,直到进入资金流出与行情下跌相互强化的负反馈阶段;另一类是价值资金,当股价过低时流入,股价过高时则流出。一般来说,价值投资的资金占比越高,市场整体越理性,大起大落出现的频率就越低。股票基金被认为是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典范,被赋予了特别使命。A股股票基金在历史上也曾充当过价值发现者和新理念引入者的角色,但总体来看,它离公众期待的“市场稳定者”角色还有一定距离,甚至不时被人批评为助涨助跌的“大散户”。

      公募基金第一个黄金时期出现在2006~2007年的牛市,最高峰时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8%,拥有真正的“话事权”,但行业缺陷此时已经暴露。各类社会资金借道公募基金,与行情之间形成正反馈。市场亢奋时,基金并未起到理性平衡的作用。

      从统计数据看,基金投资绩效与发行时点、发行规模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高位发行的基金以及规模过大的基金表现相对较差。2006~2007年行情高点时发行的巨无霸基金普遍表现不佳,有的甚至在十年后净值仍然低于面值。2015年牛市顶峰时发行的基金,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追捧行业热点的主题基金,则成为基金发展史上的重灾区,个别产品净值缩水高达75%。那些在市场炙热时面世的基金,曾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损害行业信誉,甚至导致其后整个行业多年发展缓慢,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比例一度低于5%,为非理性繁荣付出了代价。

      这些发展中的波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环境看,很多基民把基金视作“二股票”,短线思维明显,看股票热点追基金热点,申赎也比较频繁,基金的发行和管理很难不受到持有人的影响;从主观原因看,股票公募基金尚未形成健康的投资文化和营销文化,在市场浮躁面前,摆脱不了“趁热干一票”的心态,自觉不自觉成了趋势的追随者。

      A股基金业仍需要大发展、可持续发展。面对火热的市场,基金业更要回归初心,要做眼光长远、视公信力为生命的机构,要做真正可托付的专业理财机构,做理性繁荣的推动者,而不是市场的放大器。一是适当进行自我约束,不盲目追求规模,特别是单只基金的规模,规模过大自身投资难度也会增加,进而影响回报;二是在销售过程中,做好基民教育,渠道宣传切忌夸大,火上浇油,不断抬高基民期望值;三是要从长远着眼,大力发展养老基金等长线资金,让它们成为基金发展的压舱石,推动基金走上真正价值投资的大道。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自: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0-07-13/doc-iivhvpwx5003682.shtml
    Top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026953886@qq.com 官方微信:jrqianlong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1 豆芽财经网 京ICP备17023408号-1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