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财经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手机版 注册
  • 网站首页
  • 财经头条
  • 选股
  • 股吧
  • K线训练营
  • 研报
  • 大盘
  • 视频教程
  • 自选股
  • 涨价潮又来了?

    发布时间: 2020-10-27 09:01首页:主页 > 财经 > 阅读( 393 )

    印染人消息:近日,印染朋友圈一张通知流传,十五家纺织企业纷纷在这份通知单上盖章,并决定自2020年10月28日将进行染整加工费调整。

    近段时间染厂进行染费调整,不算什么新闻,十五家纺织企业在一张通知单中盖章,那也是行业震动的一件事情。我们知道这段时间以来,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回暖,市场需求显著提升,催生上游产业链火爆,随之而来的是棉花、涤纶、染料等原材料全线涨价,以及由于生订单暴增,员工紧俏,不得不招开出高价招临时工应急,员工难招且一货难求。

    纺织市场不断传出,坯布厂装货的卡车要排队,染厂进仓的货车也要排队,市场上卡车都不够用了。紧接着部分织厂仓库空了、库存没了,部分染厂开始爆仓压卡了。

    难道真的仅仅一个“冷冬”的消息,就能将沉寂了大半年的纺织市场搅动的如此热闹吗?

    1、成品市场备货与冬装面料订单“撞车”

    熟悉面料市场的都知道,下半年10、11月前后,市场上的成品现货市场都会迎来一次比较集中的年前备货。这也就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市场单”,这段时间的订单量大、种类有限、持续时间较短。

    眼下就到了这个时间段,并且订单来的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明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外疫情严重,大量海外服装企业关门倒闭,导致大半年来服装与面料贸易同比往年大幅降低,如今他们库存见底,到了该补货的时候了。

    2、国内面料市场的年底补货

    同样因为疫情整个上半年订单数量极其有限,让不少纺织服装企业错过了春夏市场而库存高企。对未来市场缺乏信心导致了现货市场对备货积极性不足,如今积压的补货需求集中爆发,各类订单齐上阵,与当下的冬装面料订单遭遇,一下次就挤爆了市场,达到了今年以来的行情最高峰。

    3、国内外双重因素带动行业发展

    “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1月份,现在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9月份,公司产值同比增长25%左右。”吴刚针织有限公司是市针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企业,专业生产销售各类针织服装面料,产品主要供应给下游服装企业。公司董事长吴刚从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的客户处了解到,一些服装企业把前两年的库存都卖光了。他分析认为,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回暖主要是受国内外双重因素叠加影响。

    10月19日,位于开发区华店功能区的市吴刚针织有限公司车间一片忙碌景象。为了赶货,连办公室人员也加入了生产一线。这样的景象和上半年相比,俨然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是下半年来大量纺织服装订单从国外转移至国内。受疫情影响,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不少纺织服装企业无法保证正常交货。欧美零售商为确保持续供货,把大批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据公开数据显示,8月当月,全国纺织品出口额147.2亿美元,同比增长47%;服装出口额162.1亿美元,同比增长3.2%,实现年内首次月度正增长。

    其次,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带动需求增长以及传统“金九银十”消费旺季到来,也刺激了纺织服装的消费。

    不过,吴刚表示,国外猛增的纺织服装订单主要来自欧美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中东、非洲等地区增长则并不明显。

    短期内订单的急速增多,也给纺织服装企业带来了新的烦恼——上游的染料、棉花、涤纶等原材料价格飞涨,且一货难求。

    “上半年,因为行情低迷,上游企业都在控制库存。”吴刚说,服装产量急速增长后,纱线等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涨了10%左右,而且交期不确定。以往,购买纱线,打款两三天后就能到货;如今,打款半个多月也不一定能到货。吴刚坦言,自己从事纺织行业20多年,已十年没遇到过这种情况。“2010年,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原材料价格疯涨,导致不少服装企业不堪重负。目前来看,原材料涨幅10%仍在正常范围内,对行业的后续发展并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不过,并不是纺织服装行业的所有原材料都存在供不应求、价格飞涨迹象。位于开发区长松岗功能区的浙江飞翔线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金银丝、金银线等产品。作为小众门类的装饰性服装辅料,其销售行情主要受制于流行趋势,受大环境影响不大,因此价格、销量都较为稳定。

    近期,泉州市部分纺织面料企业反映,他们接洽到了不少来自欧美客户的印度、巴基斯坦和中东等地区的分流订单,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不过,由于大多数是中低端的纺织和面料产品,这些订单能否真正落地泉州还有待观察和后续谈判。

    泉州诺思特纺织的张子社最近突然接到了从印度分流出来的纺织面料订单的洽谈要求。他说,“以前印度的订单,我们是一单都接不到的。”据他介绍,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一些欧美终端客户交付给印度纺织企业的订单,出现了无法按期交货的问题,“这些国外客户现在下单做明年夏季的服装,往年都会在9月前确定,但是今年到现在,他们还在全球寻找订单生产企业。”

    张子社不是泉州唯一一个接洽到印度分流订单的人。据石狮市布料同业公会的一名负责人透露,近期他们的会员企业中,有不少都接到了来自中东、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流订单的洽谈,不过绝大多数是中低档的面料。

    因此,对于这些所谓“分流订单”,纺织业内人士普遍判断是“应急订单”。“我认为此类订单更多还是应急之举,转移速度快,买家更看重价格、加工速度等因素。一旦印度生产能力恢复,国内生产成本优势降低,订单能否长期留在国内还需进一步观察。”中信建投期货农产品团队纺织业的研究员表示。

    虽然目前还在洽谈,但是张子社认为,由于这些订单普遍是中低端的产品,而国内目前的生产成本相比印度等地要高出不少,接单的利润太低,所以真正落地的可能性不大。“最近国内棉纱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了15%,化纤也上涨了至少3%,这还只是原材料方面。人工方面,目前车工一个月工资要6000元,而东南亚地区只要700元。这些本来应该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生产的订单,如果转给我们生产,其生产成本将提高不少,国外很多客户估计不能接受的。”

    对此,泉州市纺织服装商会秘书长施正植称:“近日,我们也注意到有报道说印度的订单转移到了中国,但据我的了解,从全世界纺织出口大国来看,中国、越南、孟加拉、土耳其列前四位,印度最多排第五位,每年出口量在100亿美元以下,因此,印度的纺织订单量即使有部分转移到中国,总体也是比较有限的。”

    据介绍,目前印度生产的纺织品大多是中低端产品,许多年前我国的低端纺织加工已经转移到东南亚了。印度的棉花一年只产三季,并且纤维比较短,只能生产中低端的产品,而我国的新疆棉一年可产四季,纤维也比较长。因此,印度的纺织业的成品远不如我们。“所以总体上看,此次的所谓订单转移对泉州纺织行业生产的影响是很有限的。”施正植说。

    《约旦时报》10月20日报道,约旦商会服装行业代表表示,今年冬季服装和鞋类进口降至6000万约第,同比下降了14%,较去年减少1000万约第。

    进口下降的原因多样,包括约旦多次封锁、消费者购买力减弱、风险预期较高以及天气因素等。冬季销售的准备工作从9月已经开始,但目前90%的商品都堆积在仓库中。服装零售业陷入停滞,商家亏损严重,应立即采取行动改变这种不确定的局面。为了增加现金流,弥补员工工资、水电费用和成本,预计本销售季商家将提供折扣价格,导致激烈竞争。

    目前约旦服装零售业约有1.1万家商店,占主要商业中心60%的店铺,雇佣了5.5名工人,其中93%为约旦人。服装进口国主要为中国(占50%以上)、土耳其、印度、孟加拉国、埃及和欧洲国家。

    一些纺织产业界人士称,今年全球纺织行业整体并不乐观,如果国外的疫情继续发展下去,全球的纺织订单总量将出现降低的情况。

    (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知识产权,化纤邦尽量标注每篇文章的来源,若不愿转载或侵权,请通知我们予以删除。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自: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01027090146474.html
    Top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1026953886@qq.com 官方微信:jrqianlong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1 豆芽财经网 京ICP备17023408号-1
    手机注册
    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