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严共明
到香港,从坑口搬到日出康城,到明天就40天了,无论是每早按点儿去赶地铁,下班在楼下超市买菜,还是周末在商场里的饭馆随便对付一顿饭,都不再陌生,感觉终于融入新家的环境了。
适应外在环境的同时,我们也渐渐适应了属于自己的一室一厅。
康城的新房很小,套内的面积也就29平方米。与国内很多“大通间”的开放式公寓比,小了不少。要想在这方寸之间过上舒心顺气的日子,的确颇有些需要适应的。这个房间跟我们之前住的地方比,足足小了一半。不夸张地说,以前在里屋叫外屋的人,常常还需要喊一声。沿着走廊,甚至可以勉强打一套不那么舒展的24式太极拳。如今橱柜挨着饭桌,沙发贴着电视。坐在床上,可以不费力地伸手摸到衣橱最深处。开关电视,根本不用遥控器,在沙发上伸一下脚趾头就能够到。邻居们更是常常将鞋脱在门外,不用猜,别说玄关,门旁连安装鞋柜的地方都没有。也正因为此,站在楼道里等电梯时,常常是“(臭)气不打一处来”。
想起曾有一个加拿大哥们儿跟我们讲“气”。这哥们儿年纪不大,但头上毛儿已经不剩几根了,他有一套理论,说“气场”就是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决定的。他认为在香港,人口高度聚集,使得整体人气极旺,但这种逼仄的都市里,人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太近,导致一些人不那么大气。反观他的家乡,因为人口密度太低,人们个体的气场虽然大,比较豁达、开朗,但国家的整体人气却太低,缺乏活力。这番歪理,不知为何让我印象深刻。
香港人很聪明,绝不轻易用“迷你”这样的词。放在沙田第一城,200尺的空间,可以搞出两室一厅的户型。这些年,香港的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100多尺的小房子,美名曰“纳米楼”。这样的大小,就实在隔不出几居室了,只能搞成开放式。有朋友肯定会问,为什么香港的房子越盖越小?答案很简单,在房价高涨的年代,唯有面积小,总价才会相对低,人们才买得起。房间的户型小了,同样一栋楼里,就可以容纳更多的单位。以前一栋楼里,最多也就是两梯十户,后来就有三梯十二户,四梯二十户,现在据说已经有六梯二十四户的了。
住的小了,自己的气场容易紊乱不说。住得近了,彼此之间也难免受影响。上周二,打了第二针疫苗那晚,因为胳膊疼而失眠,躺在床上数羊。隐约地,听到有节奏的家具挪动声,但分辨不出是来自楼上还是楼下。我辛苦数清楚的羊,就被这声音渐渐震散了。调整呼吸,重新数,但才刚开始,家具挪动声却戛然而止了。继续数,突然又传来一阵猛烈的声音,节奏完全不同,把我刚圈起的羊群又搞乱了。后来又陆续传来第三阵、第四阵的震动,像羊群一样,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我……
昨天在从地铁站走回家的路上,我仔细留意了一下,八分钟里一共看到了七十三个小朋友。想想康城这几栋新入伙的大楼里,或许还有众多正在奔向这世界的小生命,我心里一阵窃喜,房子虽然不大,但不愁没有接盘的了。
摄影/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