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8 15:04 | 栏目:观察 | 点击:420次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肖恩
和铂医药起步于Lisence-in,引入的平台和管线成为了其获得多数资本的基础。而过于依赖“拿来主义”也导致和铂医药缺乏真正的医药创新能力,做的更多的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临床推进工作,如特那西普和巴托利单抗,尽管两者均没有再继续推进了。
随着两个三期临床药物的一停、一卖,和铂医药终被“拿来主义”反噬,资金、研发、市值也均无疑从18A企业中掉了队。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和铂医药为了生存而选择转型为上游CRO“卖水人”,而这也似乎是其成立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
建立在“拿来主义”基础上的平台和管线
2016年,和铂医药在成立之初就收购了荷兰生物科技企业Harbour Antibodies,获得新药研发的抗体平台。随后在2017年,和铂医药又从韩国制药公司HanALL Biopharma手中买来两款产品:巴托里单抗和特纳西普,也就是在之前和铂医药进度最领先的两款药。
实际上,当初和铂医药在港股IPO,也主要讲的是这两条收购的临床后期管线以及收购平台的故事。
如今,和铂医药后续开发的药物,诸如CTLA-4抗体HBM4003、B7H4/4-1BB双抗HBM7008、BCMA/CD3双抗HBM7020,以及还能讲故事的三个新药开发平台:全人源化两重两轻抗体平台H2L2、全人源重链抗体平台HCAb以及免疫细胞衔接器双抗平台HBICE,均是建立在Harbour Mice平台基础上的。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而这个平台也就是2016年收购的Harbour Antibodies获得的平台。
与其他部分18A药企是基于创始人在某一领域有所积累而成立公司不同,和铂医药的技术底子和核心产品基本都是外购的。这不得不令人担心起在原创创新方面能力,而从公司截止目前的发展来看,这种担忧也不无道理。
卖了管线卖产线
既不能像百济神州那样持续融资保持账面300亿元的资金,又不能像信达、康方这样凭借出色的研发实力逐渐进入收获期,和铂医药的两款临床后期管线(巴托里单抗和特纳西普)表现的远不及预期。
今年10月份,和铂医药先后处理了这两个后期临床管线。其一,基于观察到的疗效不足趋势,结束了特那西普的临床三期试验,不再入组新受试者;其二,将还在三期临床阶段的巴托利单抗的大中华区权益转让给了石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恩必普药业。
很难想象,2016年成立的和铂医药,依然没有上市产品且进度最前的管线依然是外购。2012年成立的康方药业目前不仅已有两款产品上市,且进入三期也有3款,即使是同样成立于2016年且遭遇困境的基石药业,其目前也有四款产品上市了。
如今“一卖一停”,和铂医药的研发管线中已没有处于Ⅲ期试验阶段的产品,进展最快的只剩临床二期的HBM4003(CTLA-4抗体),剩余仅有两款临床一期产品,HBM9378(TSLP单抗)和HBM7008(B7H4×4-1BB双抗),其余均处于临床前,商业化遥遥无期。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用“凋敝”来形容当前和铂医药的管线并不为过,且面对资金紧张局面,远水难救近火。为了活下去,和铂医药活必须开源节流。
除巴托利单抗外,早在今年4月,和铂医药就将还在临床前阶段的HBM7022(CLDN18.2/CD3双抗)的全球权益卖给了阿斯利康,获得2500万美元预付款,并将获得最高至3.25亿美元的合计里程碑付款以及特许权使用费。
而11月15日,和铂医药再将旗下生物大分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的生产厂房出售给药明生物控股子公司药明海德,交易价格为1.4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出售的生产厂房的账面净值总额约为1.67亿元,预计出售事项的亏损约为6193万元。
财报显示,这一生产厂房本是和铂医药自身的临床供应生产设施,设计生产规模可达4000升。基于当初的乐观预期,和铂医药不仅自建了生产厂房还组建了CMC团队,不过,厂房设施尚未来得及投入使用,就成了缓解资金压力的牺牲品。
为求生存转型“卖水人”继续吃老本
财报显示,截止2020年、2021年和2022年6月末,和铂医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末期余额分别为3.57亿美元、2.16亿美元、2.03亿美元,亏损额分别为2.96亿美元、1.38亿美元和7305.10万美元。
光“坐吃山空”必然不长久,和铂医药要活下去,必须要开源。
或许是受到与阿斯利康和石药集团合作创收的启发,为医药企业在上游做研发或许是一条风险较小的路子,凭人力、设备赚钱。
也就在11月份,和铂医药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利用其单抗及双抗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发现到临床研究审批的完整临床前药物开发服务,继续吃2016年那笔收购的老本。和铂医药有意向发展CRO(合同研究组织)方向发展,转型为平台药物发现公司。
随即,和铂医药就与莫德纳(Moderna)达成BD协议。据协议,莫德纳将获得一组由HCAb平台开发的针对多个靶点序列的独家可再授权许可,用于基因疗法的研发,并全面负责其开发、生产、监管及商业化相关的所有工作。和铂医药将一次性获得600万美元预付款、最高约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相关分级特许使用权费。
从阿斯利康到石药集团,从艾伯维到莫德纳,和铂医药或早有转型CRO的打算,成立子公司只是一种转型的标志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CXO竞争者众多,随着创新热潮趋于冷静,行业或难现前几年的盛况,利润率被压缩或难避免。
归根结底,无论是生物医药的研发销售还是CRO,领先的技术和研发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app-kaihu-qr {text-align: center;padding: 20px 0;} .app-kaihu-qr span {font-size: 18px; line-height: 31px;display: block;} .app-kaihu-qr img {width: 170px;height: 170px;display: block;margin: 0 auto;margin-top: 10px;}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